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从简单消除到“健康管家” 我国车内环境健康技术发展的4个阶段

2023-01-11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正面临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提升,已经超过3亿辆,人们在车内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车内环境污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在促进汽车品质消费的趋势下,不断提升车内环境的健康环保性能,将是汽车行业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车内环境会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性,特别是来自汽车外部的空气污染或是汽车内饰持续散 发出挥发性有机物,会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近3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也提升了消费者对车内环境的关注度。为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水平,满足驾乘人员对车内环境健康的高要求,提升驾乘人员的愉悦感,多年来,汽车行业专家在车内异味和车内VOCs物质散发、防过敏、颗粒物过滤、防霉抗菌等车内健康属性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汽车产品的健康性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

 

 

从发展历程看,我国车内环境健康技术发展到目前,已经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除有害物质

车内空气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被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车内空气质量。车内散发出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车内纺织材料内饰、塑料内饰、皮革材料和各个部件间的粘结剂。这些材料所散发的VOCs在空间小且环境相对密闭的车内更容易聚集在一起,会使车内人员出现头晕、恶心等一些不适的症状,对车内人员的健康安全有很大的隐患。国内相关部门曾做过多次关于汽车内环境污染的调查,无一例外地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2004年,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及北京交通台等单位共同主办了“中国首次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175辆汽车中,有近94%的被调查车辆存在车内环境污染问题。抽查选择的车型范围涵盖了当时热销的高、中、低各档次共91款,涉及38家国内汽车生产厂和6家国际著名汽车企业,说明了问题的普遍性。同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了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存入国家环保准则的修订工作计划。随后我国陆续出台了车内空气污染的相关标准。2007年,国家出台了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2009年,出台强制性准则GB 24409-2009《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制》;2011年,原环境保护部和原质检总局共同发布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提出了车内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这8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限值。随着针对车内及车用材料有害物质相关标准的发布,汽车行业开始向更健康安全材料的研发应用方向进行发展,逐步消除车内有害物质。

 

第二阶段:阻止外部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等因素影响,2013年前后,全国多地特别是北方地区雾霾频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严重频发、令人窒息的雾霾天气让人们认识到了降低车内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重要性,如果说整车密闭性是隔绝车外空气污染物的“第一道防线”,那么车内颗粒物过滤能力就是“第二道防线”。在此之前,大部分车型车内空气的净化技术水平有限,仅仅依赖冷热空调的吹风效果。对于驾乘人员而言,当行驶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或者遇到重度雾霾天气的时候,只能关紧车窗,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使人感觉十分憋闷,引起身体不适。部分车企注意到了车主的用车需求,其关注重点开始转向抵御车外污染源及细颗粒物(PM2.5)的综合解决方案,车内的空气净化技术及相应的配套装置开始兴起和应用,一些车企开发出来具有检测和过滤空气中PM2.5颗粒物的内置装置,推出的高品质车型能够给车内带来新鲜的空气,并且已成为很多乘用车的标配。这一汽车健康技术进步表明,在面对公共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没有借助法规强制力的条件下,汽车生产商能够以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车内座舱环境的舒适性角度出发,自主进行研发来提升产品性能。

 

第三阶段:主动清洁保护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接影响了人们的习惯和出行方式,让人们更加注意防止病毒及其他有害物在空气中传播,也更加关注健康的出行方式。2020年3月,J.D.Power发布了疫情对消费者购车意愿影响调查报告,中国消费者的前三大购车考虑因素是质量(82.3%)、安全(69.1%)和性能(68.6%),但疫情使车内空气安全和健康上升成为购车时的又一考量重点(46.5%)。随着疫情的影响,我国居民更倾向驾车出行以取代公共交通等容易交叉感染的出行方式;同时,应急响应等级越高,选择私家车出行的倾向越大。目前我国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车内狭小有限的空间内,病毒的传播、空气的污染等因素,更容易给人们带来危害。汽车行业也纷纷开始关注车内饰材料防病毒杀菌功能,以及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一些车企和供应商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启动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研发工作,高效过滤器、抑菌抗菌材料、中药香氛等主动杀毒技术迅速发展。例如,吉利汽车宣布研发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实现对细菌和病毒进入车内的有效阻隔和过滤;沃尔沃汽车开始研发CZIS主动座舱清洁系统,可以帮助车辆对车内使用的各类材料进行严格把控,杜绝内饰挥发物,避免接触性过敏原和异味。除了车企之外,全球最大的汽车内饰系统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李尔也表示,正在研发抗菌皮革和织物,可以对抗病毒、细菌、霉菌和真菌。

 

第四阶段:健康管家服务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强烈增加,以及车辆的保有量和驾驶员队伍的日益扩大,交通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在各类交通事故中,因驾驶员突发疾病引发的交通事故,而导致多车相撞、多人伤亡、市政公共设施受损,社会公共安全危害性大,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因心理障碍以及心脏病、脑梗、癫痫等疾病突发,导致驾驶员不能控制车辆甚至直接失去意识,从而导致车祸的恶性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统计显示,超过50%的驾驶员因劳累、压力、家庭因素、工作因素等而产生心理问题,驾驶员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达59.8%。其中,特别是长途汽车驾驶员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80%,而公共汽车司机、私家车驾驶员则为44.4%。根据医学研究表明,患糖尿病、癫痫病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比一般驾驶员高30%。患糖尿病人常会发生低血糖,可致一时性眩晕,而癫痫病的危险性更是可见的,但因为大部分癫痫病人不发病时和常人无异,是难以提前预见的。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各方面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多数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可能随时引发疾病。对于驾驶员而言,如果身心健康亮起红灯,开车上路的行为无疑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给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汽车行业除了面向新四化外,还应与健康、医疗领域进行结合,实现汽车与大健康行业的跨界融合。汽车行业的一些专家也提出了健康时代的观点,新的发展构想、新技术将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如驾驶员健康监控系统,可利用人脸识别和面部表情捕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疲劳值检测体系,当驾驶员达到疲劳驾驶阈值时可进行有效提醒;车载智慧联动健康安全预防系统,通过中间系统平台实现可穿戴系统、机车、智能杆三方面的联动,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的预警问题。这些方案能够准确对驾驶员身体状况进行监测(疲劳驾驶或突发疾病等),实现对驾驶员的健康提醒或车辆的智能控制,从而避免或减少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及人员伤亡。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新生代消费人群的消费理念的转变,运用智能交互与网联的思维对车内乘员健康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并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管家服务,将成为行业新的研究方向。

 

我国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现状

我国虽出台了HJ/T 400-2007和GB/T 27630-2011作为汽车内饰VOCs检测的依据,但均不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因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具有强制性。而且,GB/T 27630中只规定了车内8种物质的浓度限值,指标设置少,并不能全面反映车内环境健康属性,尤其是车内异味等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满足消费者健康用车需求,在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指导下,由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作为牵头研究单位,于2022年9月13日发布了《健康汽车技术规则(2022版)》,此规则提出了被动健康和主动健康两大类技术指标,涵盖了车内VOCs散发、车内SVOCs散发、车内气味、车内空气致癌风险、抗菌抑菌、空气净化、智能配置7项具体技术指标,车内健康指标更加全面,更能反映车型健康属性,可以更科学专业地指导消费者的选车购车,促进汽车产品健康性能不断进步。

 

随着我国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出行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人们也对车内座舱环境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车内涉及的健康技术指标众多,涉及的标准众多,国家及汽车行业亟须建立全面统一的标准体系,以引导行业研发更加健康的汽车产品,保证车内环境的健康安全。未来汽车出行将不单单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更会是人们出行必备的智能健康管家,守护人们的健康安全,提升生活质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汽车全生命周期内更环保、更健康、更智能的发展路线,将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为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郭宇辰 王雷 刘伟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