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围绕在孩子身边
□ 本刊记者 苟明/文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0~14岁少年儿童的人数约为3.15亿,儿童用品年消费额在6000亿元左右,未来这个市场还将快速增长。儿童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儿童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儿童用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家庭、社会的和谐。
国家质检总局近年来综合运用了制订完善产品标准、强制性产品认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执法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产品质量承诺、缺陷产品召回、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等手段,不断加强对儿童用品的质量监管,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用品质量水平的提升。
消费预警防范为先
儿童是脆弱敏感的群体,他们对安全风险缺乏辨识力,儿童用品的任何小问题都有可能带来极大甚至是致命的危险。
2015年5月,绍兴某地一儿童的眼睛被激光笔照射,后经医院检查发现,孩子右眼黄斑灼伤,视力只有0.1。今年央视“3·15”晚会“点”了以玩具或文具名义出售的激光笔的名,现场演示了激光笔能瞬间射爆气球。然而,就是这样的激光笔,却被不少孩子当成了玩具。
今年5月,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与中国儿童中心开展的“保护儿童眼睛产品质量安全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何种物品可能会伤害儿童眼睛”的提问,96%的家长选择电脑和手机,85%的家长选择电视、激光笔和游戏机。近年来,一些激光笔、弹射玩具由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使用不当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通过组织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进行市场专项调查,以及分析国家产品伤害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发现,激光笔、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儿童笔类文具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当可能伤害儿童健康。基于上述情况,执法督查司组织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自5月20日起发布了一系列儿童用品消费预警信息。
根据激光笔可能产生的危害,提示消费者——
■ 课堂教学、会议讲解等需要使用激光笔类产品的场合,不要使用辐射功率高的激光笔(建议使用3R以下级别产品)。选购激光笔时,应检查产品说明书及产品标识等是否齐全,包括生产厂家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型号、安全警示语、适用标准等。
■ 切勿将激光笔给儿童玩耍。
■ 儿童玩具中的激光器应满足1类激光辐射功率限值的要求(即功率不大于0.39毫瓦)。
■ 使用3R以下级别激光笔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严格按照产品既定用途使用。切勿使用激光笔照射人的眼睛、皮肤,特别是不能使用激光笔照射车辆、飞机等,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对于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存在的常见危险,提示消费者——
■ 建议尽量选择款式简单的服装。不要给儿童选择头部和颈部有任何绳带的服装,尽量为婴幼童选择附件较少的服装。
■ 如果发现服装上带有绳、纽扣等附件,可以考虑将抽拉绳、绳带丢弃;加固纽扣或拉链头,固定易于松脱的绳带;检查边缘是否有尖锐的毛刺并去除等,以避免产品存在的潜在风险。
■ 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做好定期检查及修复保养工作,例如:检查纽扣有没有松动或散线,确保钉牢后再给儿童穿戴,以免儿童误吞而发生危险。
对儿童文具存在的安全风险,提示消费者——
■ 不要购买无任何生产商标识的笔类产品给儿童使用。
■ 选购笔类产品时应检查笔帽:尽量选择尺寸较大的笔帽,或者设计有突出笔夹的产品,以防止儿童意外吞咽笔帽;检查尾塞:如设计有尾塞,应检查尾塞牢度是否足够大,应不易被抓取或尾塞有空气通道设计,以防尾塞脱落被儿童误食导致窒息的危险发生。
■ 尽量不购买造型独特、有玩耍功能的笔类产品给儿童作为文具使用,以免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受伤。
■ 应避免小孩养成“咬笔”的习惯,以免笔帽、尾塞等被误吞入喉咙,发生危险;如果笔夹、尾塞脱落,应不再作为文具使用。
据了解,作为一种创新性产品质量监管机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几年前启动开展了产品风险监控。通过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风险快速处置机制,对重大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截至目前,已组织实施了包括儿童用品在内的数十类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针对儿童用品存在的风险,先后发布了儿童银饰品、儿童推车、儿童家具、儿童轮滑鞋、婴幼儿床和荧光棒等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警示,提示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相应儿童用品时应注意的问题。
缺陷召回消除隐患
儿童用品量大面广,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就会给众多孩子造成伤害,尤其是在产品推向市场后。而召回是一种消除产品缺陷的后市场监管手段,主要针对涉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批量性的问题实施。 早在2007年8月27日,质检总局就发布了《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开始了对儿童玩具进行缺陷召回。2015年12月22日,质检总局发布了《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明确将儿童文具、儿童饰品、儿童用塑料制品、儿童家具、儿童用纸制品、儿童用皮革、儿童游艺设施、儿童鞋类、儿童纺织品、儿童服装、其他儿童用品等11种儿童用品纳入到召回监管范围。该办法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
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召回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部分产品缺陷是由于标准没有覆盖的领域存在不合理风险引发的,也存在少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而对于已售出的缺陷产品,可以通过召回的方式消除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包括电话、信件、网站等渠道在内的信息收集平台,如果某品牌某型号儿童用品普遍存在问题且风险等级较高,缺陷调查便会启动。
据了解,截至5月18日,我国共实施儿童用品召回活动352次,涉及数量23.5万件,产品类别主要涉及儿童玩具、童车、儿童服装以及儿童用塑料制品等。其中:儿童玩具召回142次,涉及数量12.3万件;童车产品召回207次,涉及数量11万辆;儿童服装召回2次,涉及数量989件;儿童用塑料制品召回1次,涉及数量850件。
据执法督查司召回处负责人介绍,对缺陷产品发布消费预警,可有效减少消费品使用过程中的意外伤害,同时也可以促进消费者积极配合消费品召回等强制措施的实施。实践证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实施召回或对潜在的产品危险进行消费预警是消费类产品召回监管制度中两种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手段。
消费者在儿童消费品召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和配合。如缺陷信息报告是儿童消费品可能存在缺陷的重要信息来源,消费者可向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和各地质监部门投诉。消费者也是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对产品的质量安全、使用风险有直接的感受和第一手的证据,应积极主动配合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缺陷调查,如接受回访、提供信息、出示证据等,同时还要积极关注相关召回信息,并应核查使用的产品是否在召回范围内,如属于缺陷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生产者提供的召回措施进行处理。
进口检验守住国门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儿童消费安全也呈现出新特点,海淘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之一。然而,国外生产的儿童用品未必一定安全。
2015年质检总局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儿童用品,包括玩具、服装、纸尿裤、餐厨具、湿巾等进行了质量抽查,总计抽样654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217批次。其中进口玩具共抽查124批次,有28批次产品存在小零件易导致儿童窒息或物理安全性能不合格的情况,产品主要来自泰国、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
5月18日,质检总局通报了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儿童座椅的检验情况:共检验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240批次,发现不合格18批次,不合格产品主要来自德国、波兰、法国等国家。在检验监管中发现,有的进口产品虽然取得了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但进口的产品生产日期却早于获证日期。还有部分产品存在标识标签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中文说明书缺失、说明书或产品标签上标注的信息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等。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今年进口儿童用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中,累计抽查26家经营企业、42种市场销售进口品牌,产品涉及婴幼儿及儿童用纸尿裤、服装、玩具、食品接触产品、汽车安全
座椅等六大类。抽查结果显示,质量安
全项目不合格商品2批次(不合格产品已
进行销毁处理和退货下架处理)。
专家建议,在购买进口儿童用品时应注意:
■ 查看产品的标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包括是否标注原产地、进口商、中文使用说明等基本信息,服装标签是否有安全类别、质量等级、纤维成分等质量安全信息,儿童玩具的外包装是否有我国强制性产品规定范围的认证标识(“3C”认证)、年龄标识和警示标识等安全信息。
■ 选购儿童用食品接触产品时,应注意查看中文标注的使用说明,包括产品名称、材质,尽量避免颜色鲜艳的产品。
■ 应通过专卖店、专柜、官方网站交易平台等正规销售渠道进行购买,并保留好收据、发票等购买凭据,以便在发生质量安全纠纷时提供相关证据。同时建议消费者关注质检部门的“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等信息。
质量提升构筑安全
近年来,质检总局持续组织开展了儿童用品质量提升行动——2013年,集中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2014年,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2014年儿童用品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部署全系统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2015年,下发了《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在今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支树平局长提出,2016年质检系统要围绕消费品质量提升下功夫,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儿童纸尿裤、婴幼儿童装、儿童玩具等10种消费品,运用好各种质检手段,打好“组合拳”,抓好产品质量提升。
2016年儿童用品质量提升行动已经从不同维度积极展开,如开展质量状况调查,了解掌握企业质量管理与经营状况;加快儿童用品标准升级,实施消费品安全“筑篱”专项行动,推动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国内外重点儿童消费品性能指标比对,加大儿童消费品质量监督和社会宣传力度,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加强消费引导;积极培育和创新一批儿童消费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区),促进区域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带动儿童消费品质量整体水平提升;推广实施企业产品与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探索建立儿童消费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等。
产品质量监督司相关人士介绍说,质检总局组织的儿童用品质量提升行动,在方法上主要突出对外联动、对内联合形成合力。一是在质检系统内部要做到各项职能的联动,通过完善标准、监督检查、进口检验、执法打假等手段,加强对儿童用品质量监管。二是联合相关部门共同采取措施,形成合力,有效提升儿童用品的产品质量。
浙江温岭是我国重要的童鞋生产基地。过去那里童鞋档次不高,产业处在价值链低端。从2013年开始,质检总局以“质量、聚智、升级”为主题,在温岭市召开童鞋产品国家监督抽查质量提升分析会,并将温岭童鞋作为全国童鞋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之一。当地政府建立了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将质量信用信息作为行政许可、资质等级评定、定期检验、表彰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倒逼企业提升童鞋质量。同时,由质监部门和鞋业协会牵头,在当地建设童鞋标准公共服务平台,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如今,温岭童鞋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河北平乡曾是假冒伪劣童车的集散地,通过多年的质量提升行动,平乡不仅提升了质量水平,也打造了一条从配件到生产再到检测的完整产业链条,先后吸引了全球最大的折叠自行车企业大行集团、全国最大的婴幼儿用品生产企业江苏好孩子集团入驻,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优质的儿童用品。
质检总局始终把儿童用品作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重点,10多年来持续组织开展,并针对抽查中反映出的突出质量问题加大抽查的覆盖范围和后续跟踪监督检查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用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如学生用品抽样合格率从2011年的86%提升至2015的97.1%,提高了11.1个百分点,童车抽样合格率从2011年的80%提升到2015年的93%,提高了13个百分点。
产品质量提升,提升的并不仅是产品质量,还有人们的消费信心。虽然近些年我们明显感觉到了儿童用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在促进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的道路上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并且要持之以恒地一直做下去,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质量安全的儿童用品是我们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之一。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