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三进”消费品教育活动在京举办
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张文兵(右)向民族小学
颁授“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点”牌匾
11月17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大礼堂。排排坐的同学们认真聆听着专家对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的讲解,之后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问题,阵阵掌声不时响起,气氛热烈而活跃。这里,是国家质检总局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的举办现场。参加活动的有质检总局、教育部及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相关领导及民族小学的部分师生、家长。
据介绍,质检总局自2015年开始主办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简称“三进”消费者教育活动),并将其作为每年“质量月”期间启动开展的主要活动之一。“三进”消费者教育活动是一项全国性的公益性宣传教育活动,也是质检总局创新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的一种新尝试,去年,全国质检系统精心部署,有序组织,在全国97家社区、83所学校、146个乡镇开展了400多场次的消费品质量安全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多万份,受众人数近10万人次;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点102个,邀请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企业一线职工等86人担任了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检测员。“三进”消费者教育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活动现场,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张文兵向民族小学颁授了“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点”牌匾,教育部基础一司副司长俞伟跃向10位教师、学生、家长颁发了“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员”证书。同时,本次活动中,质检总局还向民族小学赠送了《童鞋科普知识手册》等系列消费品科普知识手册。
张文兵和俞伟跃在活动中讲话。张文兵鼓励孩子们认真学好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既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也争当中国质量梦的缔造者。从现在就开始,拉起小手,更让小手拉起大手,与老师、家长一起,与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一起,共同推动我们国家的消费品质量提升,一起为中国制造的消费品扬名世界努力!
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的是一个关于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解读的小小专题片。10分钟左右的专题片,卡通动漫的小学生薇薇和消费品质量安全检测专家一出场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目光。薇薇和专家哥哥一问一答,生动活泼地介绍了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如何挑选舒适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最合脚、怎样为自己挑选一副合适的眼镜、怎样保护好自己喜欢的乐器、怎样购买一部安全的手机、台灯等。从孩子们专注的表情和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专题小片的喜爱。
“衣服分ABC三个等级,如果你去购买衣服至少要买哪个等级的?”“只要看不清楚黑板,都需要佩戴眼睛吗?”“买手机时怎样防止买到假货?”“充电时,很多插头插在一个插座上,是否安全?”根据专题片的内容,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孩子们齐刷刷的小手举成一片,争相抢答。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驻会副理事长王铁夫和质检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陆春明为抢答正确的学生颁发了“消费品质量安全小卫士”证书及奖品,赢得了孩子们热烈的掌声。拿着证书及奖品的孩子,纯真的笑脸上洋溢着骄傲和自豪。“这个活动,真是太好了。我终于知道怎样挑选手机了。”一个9岁的四年级男孩抱着奖品蹦跳着跑下主席台。
“这种送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到校园的活动,我们学校太欢迎了。我代表学校,感谢质检总局及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为提升孩子们的质量安全意识作出的努力。”民族小学校长马万成对记者表示。(张鹏)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