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数字生活-无边框手机:噱头还是趋势?

2016-12-20 admin
无边框手机:噱头还是趋势?

□ 本刊记者 苟明/文
 
       近两年,无边框手机一直是智能手机行业关注的焦点。每当有重磅旗舰新机推出,无边框设计总会被提及。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无边框手机,行业内外对它的质疑也不断出现。这种被认为是手机未来的设计,能否成为行业潮流?

什么是手机边框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手机屏幕边缘都有一个细细的黑边,它究竟是什么呢?
       据了解,屏幕边缘的黑边叫做BM 区,也就是边框胶,其内部有两层基板, 作用是防止液晶屏幕中的液晶分子流出。边框的宽度很大程度上和边框胶有关,在液晶屏幕的生产过程中,液晶分子的滴入与边框胶的涂布是同时进行,由于边框胶的宽度做得越来越窄,也给液晶分子滴入的准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胶水的黏度也需要提升,这样就可以利用较窄的胶水来固定液晶分子的流动。
       据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介绍,每款手机在组装时屏幕可能会出现误差,从而造成屏幕漏光,而边框胶的作用就是防止屏幕漏光。目前一些手机存在漏光现象,主要是屏幕组装时误差较大,边框胶无法有效遮挡造成的。
       目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为了实现差异化,一些手机厂商开始将窄边框加入到产品中。在手机屏幕尺寸不断增大的潮流中,窄边框设计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尤其是当消费者习惯了窄边框产品后,很难再接受之前的产品。
       由于无边框手机能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并增加屏幕比例。自2014年夏普推出一款近乎无边框设计手机—— AQUOS Crystal后,不少手机厂商立即跟进,OPPO、VIVO、努比亚、360、乐视等,纷纷宣布推出无边框手机,产品谍照频频曝光。无边框手机,也被众多行业内专家和企业视为智能手机未来的潮流。

无边框能否实现
       相比于拍照、音乐、视频等功能, 手机无边框技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并不熟悉。据王艳辉介绍,从技术角度看,手机屏幕主要是由液晶屏组成的, 液晶屏幕本身其实是“液态的结晶”, 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而手机边框的作用就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限制液晶的流动,所以手机必须有边框。而手机的边缘要用粘胶或其他物质进行封闭,如将点胶等技术手段应用到屏幕边框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将边框收窄。但只要是液晶屏幕,边框必不可少,哪怕窄到近乎无边框的效果,但实际上边框依然存在。
       据了解,如果手机整个屏幕做成无边框,液晶屏的边缘就没有了束缚, 液态晶体就会流出。同时,缺少了边框的保护,在手机意外跌落时,屏幕就会成为直接碰撞点,损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真正意义上的无边框手机,意味着屏幕边缘与手掌接触更加密切,因而难以避免发生误操作。
       此外,如果屏幕延展把原来边框的位置占据,那就意味着声量调节键、锁屏键等功能键,需要重新设计分布位置,或者只能以虚拟键取代原有的物理键。这样的结果,则是要求消费者改变习以为常的操作习惯,例如只能双击屏幕解锁,上下滑动侧边屏幕调节音量大小。这种改变,则和智能手机所倡导的人性化设计背道而驰。
       而即使真正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 无边框手机还需面对制作成本高的难题,从而导致无边框手机难以量产。据介绍,目前手机供应链的各部件比较同质化,但屏幕成本却占较大比重。以iP­hone手机为例,“屏幕+触摸屏+玻璃成本”超过整体成本15%。即使研发出新的解决方案,但面对大量以价格血拼市场的产品,手机厂商是否有勇气将无边框手机大规模量产,目前还很难确定。
       实际上,由于手机液晶屏的特性所致,目前市场上推出的一些无边框手机并非真正“ 无边框”,手机厂商们多是通过两种方式达到无边框效果:一是采用极窄边框的液晶屏幕配合玻璃面板的折射原理,让手机屏幕看起来没有边框,比如夏普AQUOS Crystal,努比亚Z11,通过aRC技术将液晶显示面板中不可避免的封边进行视觉隐藏,为有边框的LCD带来无边框的视觉效果;另外是通过缩小边框宽度,实现ID设计无边。比如乐视,通过将手机左右边框做成全黑、玻璃面板悬浮于手机中框,从而做到无边框效果。

不断创新赢未来
       无边框设计可以解决大屏幕与便携性的矛盾,但技术难度高,成本问题更不容小觑。王艳辉表示,“无边框是否真的比超窄边框带来更好的体验,目前还不好评判。”
       TMT行业资深分析师曾韬表示, “无边框设计的炒作,侧面说明了手机产品性能已经非常成熟,但在设计上过于同质化。”他认为,目前手机产品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寻找差异化的亮点来吸引消费者。比如4K高清屏幕、无边框等。但这些所谓的差异化会很快被效仿,重新又回到同质化的道路。
       手机的发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王艳辉认为,原因是“一样的操作系统、一样的零部件供应商,想在手机上做出创新并不容易。”
       那么,手机该如何创新?曾韬将手机的功能分为3类:一类是功能性的, 可以打电话、上网、发短信,这属于落后保守狭隘的概念;另外一类是手机性能的提升,上网快、屏幕大,属于体验阶段;还有一类是情感需求,像苹果品牌,真正对应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产品越满足低层次需求,价值越低; 越满足高层次需求,价值也就越高,溢价也就越高。技术很容易抄袭,但是情感不会被抄袭。”
       在近期华为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公司消费者业务部CEO余承东并没有罗列产品的参数配置,而是通过用户体验来展示手机特色。余承东表示,华为和三星、苹果等产品的最大差距,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品牌的知名度。
       除了品牌打造之外,抓住用户实际需求点也是形成差异化的有效方式。据了解,随着传感器微型化的发展,未来智能手机将会加入更多传感器,让智能手机更加智能和安全。例如通过传感器可以使手机追踪心率和情绪状态,当人伤心时,手机会自动开始播放音乐缓解情绪。此外, 随着柔性显示屏技术的成熟,未来的手机可实现定制化、个性化;智能语音技术的加入,将简化智能设备的操作要求,无障碍实现人机交流。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