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网红食品, 你敢不敢吃

2017-04-07 admin
网红食品,
你敢不敢吃
本刊记者 苟明/文
 
       作为一种“新食尚”,通过互联网、朋友圈微商选购食品如今很流行。从私房美味到酿造果酒,从早茶点心到夜宵小吃,从美容靓汤到食补偏方,微商出售的食品无所不有。一些卖家利用社交媒体特殊的宣传、营销方式,将食品打扮成“网红”,卖得风生水起。
       然而,这些网红食品的质量如何? 能不能放心食用呢?

       线上食品被热捧
      近年来,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网上购买食品。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线上零食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网红食品占据着线上食品销售首位。其中,95后和泛90后女性逐渐成为消费主流。线上食品成交人数远高于食品行业整体的平均水平,并持续高速增长。
      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吃也越来越讲究,线上进口食品的消费热情也在不断被挖掘。由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线上进口食品市场不仅成交量大幅提升,市场渗透率也不断扩大。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消费4800亿元的进口食品,位居全球第一。线上进口食品销售火爆,零食是其中的“功臣”。报告指出,休闲零食占到了线上进口食品的40%,远高于其他品类食品。
       据了解,自2013年起,以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为代表的网红食品品牌在电商的道路上跑出了黑马的速度,年均销售额开始了数以亿计的增长,增长率一度突破460%,成就了一代网红食品的传奇佳话。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认为,网红食品的兴起与当前整个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第二个时期的崛起有关,是一个消费的升级和品位的升级,三只松鼠等网红食品之所以能成为互联网热门,是吻合了一些趋势:一是年轻人购物方式的改变,二是消费者有消费升级的需求。
       近几年,网红食品不断变化。比如,前几年朋友圈里曾热销的一种“蜂窝煤”蛋糕,购买都要提前预订,而且订单一般都会排到3天后。而有一段时间,奶酪包风靡朋友圈,光是一家网店里,一周销量就达5000多只。此外,近期成为网红食品的糯米蛋,有的微商一个月就能卖出近 9000个,生意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究竟什么样的食品才能成为网红食品呢?据在网上销售原生态蜂蜜的北京赛思公司总经理王世铭介绍,首先要看颜值,而除了外观,内涵也很重要,要想抓住消费者的心,口感不可忽视。色香味之外,创意也是很多食品蹿红的重要因素。年轻人求新求变,厌倦了一成不变的外表和口感,他们更愿意追求不同食材所带来的全新味蕾体验。
        当然,网红食品之所以能迅速蹿红,也少不了人们在网上的推波助澜,尤其是一些网络红人和明星的推荐,这些红人的推荐或晒图甚至比美食家的介绍效果更好。同时,也不乏一些被知名电视节目捧红的食品。

       “网黑”食品搅局
       互联网为人们享受美食带来了便利,但正所谓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除了货真价实的网红食品外,消费陷阱遍布的“网红食品”也不在少数。
       据了解,有一款名为“CHIKO”的曲奇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朋友圈热销,甚至一些美食公众号、视频节目还专门介绍该曲奇独特的口味和优质的原料。据网友评论,最火爆的时候,“CHIKO”可谓一“饼”难求,原来160多元一盒的单价甚至被炒到了300元。不少网友对产品评论是,口感特别酥,轻轻一抿就能化开。
       但不久前,市场监管部门的一次查处揭开了这款“网红食品”的面纱——有消费者举报“CHIKO”曲奇的生产日期标注存在问题。执法部门经过对发货地址的追溯,发现了一处位于杭州下沙某网吧的生产作坊,并查明该曲奇生产经营主体——杭州欧巴餐饮有限公司存在无证生产和冒用QS标志等违法行为。
       同时,有卖家标榜“蜂窝煤”蛋糕是使用能够吸附人体有害物质且具有排毒养颜功效的竹炭粉制作而成,并且还打出了“健康食品”等字眼吸引眼球。卖家宣称,竹炭可净化血液中的毒素,帮助人体消化排泄、清理肠道、美容养颜。
      那么,竹炭食品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竹炭食品根本无法接触体内毒素,不管是活性炭还是竹炭,都不能被人体吸收,到不了血液,更到不了全身组织,因而起不到商家所宣称的排毒养颜、清除毒素等保健效果。
       据专家介绍,竹炭在我国并不允许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只有“植物炭黑”被列为食品添加剂,且前提是需要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植物炭黑才可以使用。并且,无论是食品原料还是食品添加剂,国家都明确规定不允许宣传医疗功效,如食品宣称具有某种保健功能,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此外,还有一些卖家宣称所售食品是国外网红食品,如近期朋友圈上流行的“越南酸奶”,有不少人的点赞和宣传,让更多人对越南酸奶情有独钟,纷纷称赞其美味。但意想不到的是,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明确表示,目前暂未允许越南乳制品进口到中国。

        购买微商食品应谨慎
       利用朋友圈口碑传播的社交特性,一些网络食品通过众多营销公众号为其宣传,并用图片、视频等方式,给消费者制造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在微商上热销。
       据了解,“朋友圈”里的食品监管,往往存在执法难点。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将网络销售食品纳入监管范围,但与淘宝网等电商平台相比,微信朋友圈的平台属性界定模糊,对个人微信账号能否从事商业经营性活动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由于朋友圈的社交空间相对封闭,如何对其有效监管还处在探索阶段。以烘焙产品为例,朋友圈里销售过期面包、劣质糕点等问题的暴露,几乎是以网友举报为主,监管部门能主动查处到的并不多。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程学林表示,当前一些不诚信的网红食品在查处过程中证据难以搜集:比如有一些交易并没有记录,难以核对违法金额;不标注生产者可能让认定违法主体存在举证困难。因此,在微信朋友圈选购美食要特别慎重。即使需要购买,也要多一些维权意识,如及时保存相关的聊天记录和银行、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凭据,并且及时核实卖家身份。
       那么,进口网红食品如何购买?孟素荷认为,首先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作为进口食品的“身份证”,它是向消费者传递食品特征和性能的信息载体,也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根据质检总局的规定,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属于不合格产品,不要购买。此外,购买进口食品还可以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进口食品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检验检疫机构会出具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可向经销商索要该证明来核对购买的进口食品信息。
       此外,业内专家建议,监管部门也应创新监管方式,对不法商家侵入朋友圈的营销行为要一查到底;同时要尽快完善法律制度,标本兼治。只有执法部门、企业与消费者形成合力,才能让不合格食品无处遁形。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