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牛奶低价涌入
消费者需理性选购
王海琳/文
最近,“进口牛奶降价”的话题经常在朋友圈被转发,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购买。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1~8月,国内累计进口牛奶42.3万吨, 同比增长63.4%,几乎追平了去年全年的进口总量。行业内预计,今年进口牛奶总量或将超过70万吨,而这一数字是2014年进口总量的2倍还多。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进口牛奶总量由2008年的几千吨上升到去年的46万吨,而今年前8个月便追平上一年,意味着进口乳制品已不满足仅大包粉和婴幼儿奶粉进入中国市场,牛奶也开始一并进入中国市场。
进口牛奶正低价涌入
在国家最严奶粉新政落地之后,进口奶粉进入中国的门槛明显提高,牛奶板块也出现了变化。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进口牛奶平均价格为1300美元/吨,较2010年的1800 美元/吨下降了近三成,2016年8月进口牛奶的平均价格为968美元/吨,相比2014年下降了25%。
而在销售终端,进口牛奶的价格与国产牛奶相比较低,比如在某电商平台上,大部分1升装进口牛奶的价格在8~10 元,部分德国和法国产的1升装全脂牛奶的价格仅为6.9元,而伊利等国产1升装牛奶价格则在11元左右。在小包装牛奶上, 除了部分知名品牌,进口牛奶价格已经和国产牛奶的整体接近,如丹麦某品牌的牛奶,价格折算下来只有2元/盒,而国内主要品牌的高端常温奶即使以促销价格计算,基本也在3元/盒以上。
为什么进口牛奶的价格会低于国产牛奶呢?乳业专家宋亮分析认为,由于原料价格、养殖成本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使国内原奶加工的各种乳制品的成本高于进口同类产品。国外主要乳制品出口国的奶价多在4元/公斤左右, 因此进口牛奶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加上各种税费,1升装进口牛奶进入到中国市场的成本约在6~7元,成本再低一些的可能只有4~5元。相比之下,国内原奶收购价格多在8元/公斤左右,这就比进口奶的价格高出近一倍。
国产中高端奶受冲击
由于价格较低,进口牛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同时也刺激了更多进口品牌涌入我国。目前,在国内销售的进口牛奶品牌约有200多个,在国内多家电商平台上,如一号店、京东等,进口牛奶品牌从之前的10余种,迅速增加到现在的60多种。
由于售价几乎相当,进口牛奶与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三元极致等国内中高端牛奶的消费对象基本重叠。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进口牛奶量增价减,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各乳制品企业的中高端牛奶品类。
对于大量品牌进口乳制品的涌入, 王丁棉表示,牛奶一直是国内乳制品企业固守和占优势的市场,但现在开始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他认为,我国的常温奶(纯奶)、巴氏奶总量约2000万吨,目前进口虽不到百万吨,还谈不上严重冲击,但超高的增长率将会形成一定的市场压力。
但国内牛奶也并非没有优势,由于进口牛奶的消费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更多地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销售,且品牌区域化特征明显。此外,进口牛奶产品单一品牌的市场份额普遍不高。以市场份额最大的欧德宝为例,在整体进口牛奶中,该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0%,这就意味着进口牛奶品牌事实上也非常杂乱。
消费者需要理性选择
进口牛奶虽然价格便宜,但不应作为消费者购买的决定因素。业内人士表示,进口牛奶漂洋过海长途运输,需要很长的保质期,所以进口牛奶通常是方盒包装的灭菌奶。灭菌奶都是长货架期产品,国内产品的保质期是6~8个月, 国外产品通常是12个月。对于更喜欢新鲜产品的消费者来说,选择国内产品或低温巴氏奶可能更符合需求。
而对于低温巴氏奶,消费者在选择时更不能盲目追求进口产品。虽然巴氏奶进口并不存在成本上的问题,但由于巴氏奶对奶源地的距离、运输销售环节有着严格的低温要求,包装相对简单的巴氏奶在运输途中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一旦低温运输无法全程保障,就有可能造成产品变质,这也让很多外资品牌望而却步。而中国本土的牧场及企业,由于奶源地和运输销售环节有自身的优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因而应是国内消费者的首选。
资讯
中国母婴数据库建立
10月26日,三元食品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母婴数据库。
2014年,在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三元食品筹建“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用.net构架,构建了包括北京、河北、河南、江苏、湖南5个省份约20000条数据的母乳组分数据,选择722名哺乳期母亲及447名婴儿,纵向收集其母乳,全面覆盖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将常规母乳营养素研究拓展到更加细微的母乳功能成分研究, 并且建立前沿、快速、准确的母乳成分检测方法,首次对我国母乳中的500多种功能成分作出定量。
据悉,中国母婴数据库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中国人母乳成分数据库”,包含宏量营养成分及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低聚糖、乳脂肪球膜蛋白、微生物组成等常规营养素和细微功能成分500余种,可实现地区、阶段、分娩方式、性别等近10种方式查询。
《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6》发布
蒙牛位居乳业企业
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榜首
10月30日,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暨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6发布会在京召开,《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6》正式发布,蒙牛集团在中国乳品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16)中排名榜首。同时,蒙牛也是39家食品行业样本企业中仅有的两家5星级企业之一。
《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6》对电力、家电、房地产、食品等16个重点行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四大板块进行评定。蒙牛凭借在责任战略与治理、利益相关方参与、责任沟通、供应链管理、科技创新、依法经营、社区关系和环境责任等多领域的最佳实践,获得评估专家的一致认可。
以蒙牛牧场主大学社会责任项目为例, 3年来蒙牛整合国内外专家资源,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进牧场现场指导、牧场技术推广及金融帮扶等形式,助力牧场整体运营水平提升。该项目行程50万公里,免费培训牧场主超1800 人,卫星大讲堂转播覆盖3万人次,348项牧场实用技术创新课题、2500次技术帮扶,帮扶200多家牧场从牛群结构、饲喂管理等20多个方面得到提升。
蒙牛还基于自身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的经验,协助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制定了中国首份乳制品企业社会责任指南——《乳制品企业社会责任指南2016》,明确了乳制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为乳制品行业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蒙牛集团社会责任总监吴福顺表示, 企业社会责任的主题是“共同发展”,乳制品生产不仅关乎老百姓的饮食,还影响中国家庭的未来,企业唯有将社会责任与公司主营业务结合,才能打造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