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温润坚韧的软玉——和田玉

2017-06-01 admin
温润坚韧的软玉——和田玉
吕林素 张燕 李迎春/文 吕林素/摄影
 
      软玉是指由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组成的具有致密、滋润、坚韧性质的工艺材料,其中以我国新疆南部和田地区所产的软玉最负盛名,故名“和田玉”。软玉在我国历史上称为“真玉”,几千年来,一直主宰着中国玉坛,被誉为“中国玉的精英”。
      我国古代将“玉”解释为“石之美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古称“水玉”即“水精”,就是今天的“水晶”;“遗玉”即“瑿玉”,就是今天的“琥珀”。因而,究竟玉指何物、产于何地似乎没有明确。如今,玉包括软玉(和田玉)和硬玉(翡翠),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玉”。
      按我国《珠宝玉石•名称》标准(GB/T 16552-2010)规定,玉石即天然玉石(natural jades)的简称,是指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性、耐久性、稀少性以及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譬如,有“玉石之王”之称的翡翠以及我国古代“四大名玉”(和田玉、绿松石、岫玉和独山玉)等。
      名称由来
      软玉英文为Nephrite,应该由希腊语“nephros”演变而来,而其拉丁语为“lapis nephriticus”,源自西班牙语piedra de ijada,意指能治愈腰部或肾部疼痛的药用宝石,又称“肾石”或“腰石”(kidney stone)。Nephrite一词率先被德国A.G.魏勒于1789年采用。
      “软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唐代,但其所指与如今所说的“软玉(和田玉)”截然不同。有的学者认为软玉是相对于硬玉(翡翠,Jadeite)而言。
      1863年,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A. Da-mour)教授从矿物学角度将软硬二玉区分开:从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来看, 软玉和硬玉虽然都属于硅酸盐类矿物, 但前者为角闪石质玉并具有毛毡状结构等,后者为辉石质玉并具有变斑晶交织结构。
      据世界著名地质学家和地质科学史家章鸿钊考证:“玉之所出,独钟西方,今犹以于阗玉河叶尔羌西南密尔岱山产者为著。”表明中国之玉即外国人心目中的软玉(Nephrite),就是新疆(古称“西域”)所产的“于阗玉”,清代称之为“和田玉”并沿用至今。
      按国标GB/T 16552-2010规定,使用“软玉(Nephrite)”称之,并将“和田玉(Hetian Yu)”作为按产地划分的一个品种。
 
      文化传承
      人类利用软玉的历史非常悠久。软玉不仅在世界各地用作兵器,而且用作生产工具,更是在中国古代被雕刻成神像和其他宗教象征礼器。
      据考古发掘,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4000年已经利用软玉了。史前欧洲人特别是瑞士湖人就用软玉制作兵器以及斧头和刮刀等工具。譬如, 俄罗斯西伯利亚出土有较早期(前5000 年或前3000年~前2000年)的玉斧和玉环等;英国等欧洲国家古遗址中出土有公元前3200年的玉斧、玉锛、玉凿以及饰品等;加拿大古遗址中出土有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的玉斧和玉器皿等。此外,其他用玉的史前人还包括中美洲的危地马拉人和墨西哥人。
      软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文化中,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价值。在古代,软玉同样被人与迷信传说联系在一起,被认为能镇惊驱邪、逢凶化吉,甚至可以治疗疾病、延年益寿,常常作为护身符佩戴。在中美洲的前哥伦比亚时期,玉比黄金还要珍贵。新西兰的毛利人相信软玉具有神奇的功效,他们用软玉雕刻各种饰物,几乎玉不离身,玉饰更是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直到家族灭绝才被作为最后一名成员的陪葬品。
      我国的玉器雏形最早出现在距今约1万年以前,距今8000~3500年出现了光辉灿烂的玉石文明——独具特色的“玉器时代”,在其中扮演主角的是软玉。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这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据章鸿钊考证:中国古之玉器及铭刻,与叙利亚、巴比伦和亚细亚等国的颇为相似,表明这些西方古国当时就与我国有往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内蒙古红山文化(前8200~前4000年)遗址所出土大量玉器,其中以“C形龙”——中华第一龙最具代表性,其材质主要为岫岩玉,是中华玉文化的先锋,堪称“中华第一玉”;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前3300 年~前2200年)遗址出土了大量玉器, 应该是就地取材,主要为梅岭玉,其中以精美的玉琮最具特色;黄河流域有代表性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和甘肃广河齐家文化(前2200 年~前1600年)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玉器主要为甘肃玉,其中玉璧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齐家文化玉器。另外,西藏的卡诺文化和曲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斧等,可能其材质是取自藏南日喀则附近的软玉——西藏玉。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开发利用了和田玉,并沿着“玉石之路”向东流传。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和田玉向东流传入中原地区的记载。
      以商代晚期的殷墟文化为代表, 河南安阳发掘的殷墟玉器就多达上千件,其中妇好墓出土的755件玉器中多为软玉,包括礼器、武器-工具和装饰品三大类,其中不乏世之精品,譬如玉龙和玉凤,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做工精细,具有象征性和装饰性的特点。商代琢玉已是独立的手工业,并且殷王室成为当时最大的琢玉中心。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关于玉的来源记载: “庚子卜……取玉于仑”,表明该时期和田玉已源源不断输入殷王室,成为王室之宝,从而开辟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新时代。
      继商代之后,西周玉器得到了发扬光大。据《周礼》记载,西周时设有“玉府”、“玉人”,制作“六器”又称“六瑞”(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穆天子传》中详述了周穆王西巡时途经各地争献和田玉的情况。周穆王还见到了以攻玉和琢玉为业的部落,并称赞昆仑山“唯天下之良山,宝玉之所在”。商周玉器主要用于装饰和礼仪,玉成为统治阶级权威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以“珠玉为上币”,于是和田玉便成为群雄争夺的珍宝,对其需求更是有增无减。和田玉不仅用作玉器,而且还用于制成玉璧,便于携带,值千金。当时,诸子百家从和田玉的性质出发,赋予和田玉以“德”的涵义,玉被道德化和人格化,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君子比德于玉”,管仲论玉有九德,孔子论玉有十一德,将玉化身为神圣之物,成为思想道德、人文修养的象征。
      到了两汉时代,新疆和田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汉代玉器(简称“汉玉”)更是驰名中外。这时,和田玉的产地有了历史记录,《史记》中记述了和田玉的产出情况,即“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明确指出和田玉产自昆仑山,当时已采子玉和山玉了。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记述了多处和田玉产地, 譬如,“莎车国……出青玉”;于阗“其东……河源出焉,多玉石”;“鄯善国,本名楼兰……国出玉”,表明延绵上千公里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都产玉。子玉多用于制做皇帝玉玺。东汉卫宏《汉官旧仪》称:汉代“皇帝六玺, 皆白玉,螭虎纽。”表明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不仅对玉进行了厘定,而且将玉的物理性质比喻为“五德”,从而对玉与石进行了界定。
      唐宋时“丝绸之路”一派繁荣,和田玉的开发利用更是随之繁荣。唐代, 新疆琢玉工艺进一步精进,种类繁多, 琢玉精美,成为皇室之宝。譬如,唐德宗李适即位,“求玉于于阗。得圭一, 珂佩五,枕一,带胯三百,簪四十,奁三十,钏十,杵三,瑟瑟百斤,并它宝等。”宋代,和田玉源源不断进入中原。据《宋史》记载,于阗“国城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次西有乌玉河, 河源出昆仑山……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谓之捞玉”。宋代宫廷设有玉院, 致使宫廷玉器得到全面发展。据《通献文考》记载:宋徽宗大观元年,得玉琢成镇国、受命二宝,合天子皇帝六玺, 是为八宝;政和七年,得大玉,“……帝又制一宝,……号曰定命宝,合前八宝为九,其后诏以九宝为称,以定命为首”,表明和田玉在当时的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元明清时,采玉有官采和私采之分,和田玉及其玉器工艺美术达到鼎盛时期。相传元代琢玉匠人以当时道教七真人之一的邱处机最为驰名,被誉为“琢玉鼻祖”。元代朱德润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玉器图饰《古玉图》。
      明代琢玉工艺非常发达,涌现出一大批玉匠高手,正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而苏州最负盛名的琢玉大师当首推陆子冈,尤以子冈佩最为出名。《天工开物》还从科学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和田玉的产地、品种、成因、采玉方法、销售和琢玉的方法。
      清代,和田玉的开发利用盛况空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特别是宫廷玉器做工之精妙、种类之广泛(包括陈设、器皿、佩饰、册宝、祭器、神像、文化、用具和镶嵌9类)、器形之纷繁(情景交融的大型山子玉雕为清代玉器繁荣的主要标志,最著名的当数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图”青白玉山子)、数量之众多(仅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玉器就多达数万件之多),并且玉雕产地甚多(如北京、苏州和扬州等10处)、玉雕名匠辈出(如姚宗仁、张象贤和张君先等30多位)、玉器著作颇丰(其中以吴大澄《古玉图考》学术价值最高), 都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无法比拟的。
 
      了解品类
      软玉:以单斜晶系生长的角闪石族矿物中的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常常呈长柱状和纤维状,化学成分为钙、镁或铁的铝硅酸盐,有多种颜色,最常见的为白、青和绿色。其中主要由透闪石组成的软玉,颜色较浅,如白玉主要以透闪石为主;随着软玉中阳起石成分的增加,其颜色随之变深,如有的碧玉则主要以阳起石为主。软玉的分类方案有二:一是按成因产状划分为山料、子料、山流水料和戈
      壁料4种;二是按颜色划分为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黄玉、墨玉、青花玉和糖玉8种。山料:指从原生软玉矿床开采的原生矿石,呈不规则的块状,棱角分明。山料无磨圆,呈棱角状的外形,一般油润性及韧性稍差。
      子料:亦称“籽料”、“仔料”、“子玉”或“仔玉”。指从原生软玉矿床自然风化剥离、经流水长途搬运、滚动磨蚀和相互碰撞磨圆,并在河床中形成的软玉砾石(俗称“鹅卵石”),属于冲击型次生矿,呈浑圆状、次圆状,磨圆度较好,块度大小悬殊,外表有石皮(皮壳颜色多种,以红褐色居多,可细分为秋梨皮、虎皮和枣皮等)。
      山流水料:指从原生软玉矿床自然风化剥离,经冰川和洪水近距离搬运至残坡积或冰川堆碛中的软玉砾石,属于坡积型次生矿,有一定磨圆度,但磨圆度差,呈次棱角状,块度较大,表面较山料光滑,通常有薄的皮壳。
      戈壁料:指从原生软玉矿床自然风化剥离,经过洪水较远距离搬运至戈壁滩上的软玉砾石,属于洪积型次生矿,磨圆度较差,呈次棱角状,块度较小,表面有风沙磨蚀的痕迹,无石皮。白玉:指呈白色的软玉,可略泛灰、黄、青等杂色,颜色柔和均匀,有时可带少量糖色或黑色。
      青玉:指从淡青绿色到灰绿色的软玉。颜色柔和均匀,有时可带少量糖色或黑色,质地致密细腻。若青色中含有星点状分布的黄铁矿者,俗称“金星青玉”。青玉产量最大,常有大料出现。
      青白玉:指呈青白色的软玉,介于白玉与青玉之间。所谓青白色,“似白非白,似青非青”,即白中显灰绿色调。颜色柔和均匀,以白色为基础色, 有时可带少量糖色或黑色。
      碧玉:指呈绿色的软玉。颜色柔和均匀,以绿色为基础色,常见绿、灰绿、黄绿、暗绿和墨绿等色。部分具有纤维结构的碧玉,琢磨成弧面形,可产生猫眼效应。其绿色由铁离子所致。
      黄玉:指淡黄至深黄、甘黄和绿黄色的软玉。颜色柔和均匀,可微泛绿色。其深浅不同的黄色由氧化铁渗滤到白玉缝隙中所致。黄玉十分稀少,其色多淡,浓者罕见,以黄如蒸梨者最好, 质优者其价值甚至不低于羊脂玉,主要产于新疆的若羌县。
      墨玉:指呈灰黑至纯黑色甚至青黑色的软玉。质地细腻,颜色多不均匀, 黑色多呈云雾状、叶片状和条带状分布,由所含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若黑色中含有星点状分布的黄铁矿者,俗称“金星墨玉”。
      青花玉:指以白、青白和青色为基础色,夹杂有20%~60%的黑色,并构成一定花纹图案的软玉。颜色不均匀,黑色多呈点状、叶片状、条带状、云朵状聚集。
      糖玉:指红糖色的软玉。颜色不均匀,主要呈黄、褐黄、红和褐红等。若糖色占到整件样品的80%以上者,可直接称之为糖玉;若糖色占到整件样品30%~80%时,可称之为糖羊脂玉、糖白玉、糖青白玉和糖青玉等;糖色部分占到整件样品30%以下者,名称中不予体现“糖”字。糖色属于次生色,可薄可厚,多沿裂隙分布,是由于氧化铁浸染而呈类似于红糖的颜色。
 
      选购要领
      挑选软玉,可从颜色、质地、做工和块度几方面入手,并兼顾子料(长距离搬运)、山流水料和戈壁料(短距离搬运)、山料(原地采掘)进行综合价值评估。软玉首重颜色和质地,这是由于软玉的颜色和质地是其主要魅力所在。
      颜色:要求或洁白或艳丽、纯正、均匀。软玉主要呈浅至深绿色、黄色至褐色、白色、灰色、烟紫色和黑色。古人对玉色的要求是“白如截脂”、“黄如蒸栗”、“青如苔癣”、“绿如翠羽”、“黑如纯漆”,并沿用至今。
      白玉中品质最佳者称为羊脂玉,洁白细腻,状如羊脂,故名。主要产于我国新疆昆仑山地区。羊脂玉的颜色柔和均匀,有时可带少量糖色,质地致密细腻,光洁坚韧,基本无瑕,十分珍稀。
      值得注意的是,业界对羊脂玉有2 种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软玉中的一个品种;有的则认为是白玉中的一个等级,笔者倾向于后者。
      质地:包括细腻度、净度、光泽和透明度等,要求致密、细腻、坚韧、光洁、油润、无瑕、少有绺裂。
      软玉的细腻度要求越致密细腻越好。软玉主要由透闪石-阳起石微细晶体组成,按其颗粒大小有显微粗晶质(0.5×0.01mm,外观较粗糙,缺乏滋润感)、显微晶质(在显微镜下能分清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形态)和显微隐晶质(在显微镜下无法分清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形态,结构致密均匀,质地细腻滋润,给人油润之感)3种。
      软玉的净度要求完美无瑕,越干净越好。软玉中的瑕疵主要包括石花、玉筋、石钉、黑点和绺裂等,将影响玉石的品质和出成率。譬如,天山出产的碧玉常含有黑斑和玉筋等;青海白玉常出现更透明的“水线”。
      软玉的光泽以油脂光泽为好;若为蜡状光泽,感觉光泽太弱;若为玻璃光泽,感觉光泽太强。油脂光泽非常柔和, 不强不弱,使人看着舒服,摸着丝滑。古人称软玉“温润而泽”,表明其光泽具有很强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之感。
      软玉的透明度以微透明为佳;给人以“似透非透”之感,与中国人崇尚的低调内敛的品德相得益彰。软玉不透明固然不好,给人呆板之感,而太透明会给人太水之感(如青海玉),都不理想。
      做工:软玉通常多用作雕刻艺术品,少部分用作首饰。对于雕件,要求出成率高、雕工好、寓意好;对于软玉饰品,要切工比例好、对称性好。除哑光外,无论雕件还是饰品均要求抛光精良。一般来说,软玉大块料常用来雕琢成各种类型的雕件;而小块料通常用作挂件。题材可有人物、景物、山水、动物和花草昆虫等,可依据软玉的形态以及子料的皮色进行创意设计,依料赋形,推凿可深可浅,提高其利用率。
      只有那些小而优质的软玉或制作雕件或挂件挖出的种色好的边角料才用来琢磨成首饰。不过,近几年玉手镯非常受国人欢迎,因而有些大料也用来磨制手镯,镯芯用来磨制玉壁或平安扣或雕刻成小挂件。小料通常琢磨珠型,串成念珠、手链和项链;也可琢磨成扳指。
      当软玉特别是碧玉中的纤维状透闪石或阳起石平行排列时,切磨成弧面形后呈现猫眼效应。如台湾碧玉猫眼、新疆碧玉猫眼和四川碧玉猫眼等。
      块度:要求大而完整,软玉特别是子料越大越有价值。不过对于首饰用软玉,以能琢磨一个戒面为宜。
      产地:软玉在世界上的分布较广,中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毛利玉)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赞比亚、美国(怀俄明玉)和波兰等国均有出产。
      在我国, 软玉矿有2 0 多处, 分布于1 0 多个省区, 相应地就有1 0 多个软玉名称。据北京大学著名玉石专家王时麒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国软玉的开发利用历史的演变顺序为:岫岩玉(产于辽宁岫岩和海城一带,包括老玉、河磨玉、析木玉等)→梅岭玉(产于江苏溧阳县小梅岭村)→汉中玉(产于陕西凤县)→甘肃玉(产于甘肃临洮县马衔山和安西县马鬃山)→西藏玉(集中于藏南地区)→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地区)→汶川玉(产于四川汶川县龙溪乡,又称龙溪玉;另外,近年又出现了雅安翠)→台湾玉(产于花莲县)→玛纳斯玉(产于新疆天山地区)→青海玉(产于青海)→铁力玉(产于黑龙江铁力市)→栾川玉(产于河南栾川县)→广西玉(产于广西大化县,又称大化玉)→贵州玉(产于贵州罗甸县,又称罗甸玉)。总之,软玉中历来以羊脂玉最为珍贵,是极为珍稀的软玉品种。黄玉因稀少而珍贵,目前仅产于新疆若羌。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白玉和青白玉次之;其他各色软玉的价值均低于白玉。
      严格意义上讲,和田玉只是软玉中的一个产地品种。由于世人尤贵“和田玉”,因而,业界似乎也将所有的软玉都统称为“和田玉”。然而,如今“和田玉”这一术语已失去产地意义了,泛指所有达到宝石级的角闪石质玉,不仅包括我国产的软玉(如青海、辽宁岫岩和广西大化等地区),甚至还包括国外产的软玉(如俄罗斯、加拿大和韩国等国)。若要强调“和田玉”的正统性, 就必须在之前加一个前缀,即新疆和田地区所产的软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玉”。
      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必须将软玉中的黄玉(yellow nephrite)与宝石矿物学中的“黄玉(托帕石,topaz)”区分开;二是必须将软玉中的碧玉(green n e p h r i t e )与石英质玉石中的“碧玉(jasper)”区分开。
      2 .了解软玉鉴定技巧。软玉最大的特点是颜色均一,光泽柔和,略具透明感。具纤维交织结构,质地细腻、滋润、坚韧。鉴定软玉的方法是“一看二摸三测”。
      一看结构和光泽。软玉结构致密, 透射光下可见毡状、纤维状交织结构, 有时可见纤维状透闪石-阳起石矿物小晶体交织成疏密不等的呈不透明状的花斑;当变斑晶表现明显时可称为“石花”。软玉光泽柔和、滋润,好像表面涂了一层动物油脂一般,即油脂光泽。
      二摸手感。手指在软玉抛光面上移动时,感到有阻力,即涩感。
      三测数据。采用常规宝石鉴定仪器测试软玉的数据,比如说密度(2.95g/ cm3左右)、硬度(6~6.5)和折射率(点测1.60~1.61)等。
      3.谨防“美容”软玉。在宝石市场上,软玉(和田玉)常通过优化处理方法,如浸蜡(用W表示,普遍)、漂白(B,较少)、加热(H,较少)、染色(D,普遍)和充填(I,较少)等处理,来改善外观以及提高耐久性。此外还有磨圆、拼合和“做旧”等处理。
      浸蜡软玉:用无色蜡或石蜡充填软玉成品表面裂隙,以掩盖表面细小裂隙、增加光泽和润滑感;或将颜色附着于蜡上,再涂抹于软玉上,仿子料。其鉴定特征是,在凹凸不平处用热针可熔,红外光谱可见有机物蜡吸收峰。
      漂白软玉:用强酸去掉软玉中的杂色,改善其外观。
      加热软玉:用铁染呈黄褐色的软玉(特别是子料皮色),经加热变成褐色或红色;或将质量较差的软玉成品局部加热至白热化,再在浓酸中淬火,形成近似古玉的外观,如白垩状色斑或烟熏般的效果,用以仿古玉。
      染色软玉:将软玉整体或局部染成黄、褐黄、红、褐红、绿或黑等色,用以掩盖瑕疵或用作仿子料。其鉴定特征是颜色浓艳而单一,不自然且没有层次感,染料多分布于表皮及裂隙中,用蘸丙酮的棉签擦拭或许被污染,并且X射线荧光光谱上有明显的铁吸收峰。
      充胶软玉:用环氧树脂等物质充填结构疏松的劣质软玉。其鉴定特征是看后比较“润”,透明度高,紫外光下可见白垩状荧光,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小坑或麻点,热针可熔致使树脂等物质析出,红外光谱可见有机物胶吸收峰。
      拼合软玉:将糖玉薄片贴于白玉表面之后进行雕刻,使糖色部分组成所要表现的图案,用来仿子料的俏色浮雕。其鉴定特征是俏色部分的颜色与基底的颜色截然不同,无自然过渡,仔细放大观察可见平直的拼合缝。
      磨圆软玉:俗称“磨光仔”,将粗磨后的山料放入滚筒中,加入卵石和水滚动磨圆,用以仿子料。其鉴定特征是磨圆较差者反射光下隐约可见棱面; 磨圆较好者表面光洁度略高于天然子料(表面类似于鸡蛋壳或猪皮毛孔),有时可见新鲜裂纹。
      “做旧”软玉:将软玉(可做成残缺状)放入梅杏干水中煮,将其表面腐蚀成不光亮状或出现坑洼麻点,取出后涂以猪血或地黄、红土、炭黑和油烟等,再经火烤使色浸入内部,形成类似于古玉的“沁色”(如土黄色的“土沁”、红色的“血沁”、黑色的“水银沁”和灰白色的“石灰沁”等),再放入油或蜡中恢复光泽,即成仿古玉。
      按照国标GB/T 1 6 5 5 4-2 0 1 0规定,只有浸蜡被业界视为软玉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属于优化;染色处理被业界视为“美容”软玉,都是不能接受的,属于处理,必须标注。至于漂白、加热、充填以及磨圆、拼合和“做旧” 处理,国标并无规定。
      4 .弄清与软玉相似的宝石。与软玉相似的宝石主要有叶腊石、块滑石、石英岩、蛇纹石玉(如岫玉和鲍纹玉等)、矽线石玉(辽宁桓仁)、玉符山石(绿色块状符山石)、玉髓和阿富汗玉(大理岩)等,均可通过放大观察结构构造和固态包裹体,测试硬度、折射率和密度值等进行区分。
      5 . 当心“ 山寨软玉” 。珠宝市场上常见的软玉仿制品主要是各色乳化玻璃。其鉴定特征主要是气泡,贝壳状断口,无纤维结构。购买软玉时千万要小心。
 
      收藏投资
      古代先民识玉、爱玉、赏玉、藏玉,并把它人格化为品德、礼仪和权力的象征。软玉(和田玉)为何倍受国人追捧?原因有三:
      韧而不硬:对于宝石来说,软玉(和田玉)并非异常坚硬,然而却是非常坚韧,易于雕琢成器。新石器时代的刀具和斧头通常是用它制成的, 因而软玉又有“ A x e s t o n e ( 斧头石)”之称。
      清脆悦耳: 当敲击之时, 软玉(和田玉)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之声。章鸿钊指出:大抵古人贵玉,兼贵其声,故古乐器有玉磬或玉管或玉箫等。
      历史悠久:从中国古代到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软玉被精心打造成令人惊叹的艺术珍品。特别是中国古代玉器,其应用历史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分布范围之广、款式形制之众、雕刻工艺之精以及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媲美的。精美绝伦的中国玉器,以其纷繁的造型、精湛的雕工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东方瑰宝”。
      若要收藏投资软玉(和田玉),购置之前必须做好相当的功课:
      懂得评价软玉品质。通常情况下, 子料的品质相对最优,山流水料和戈壁料的品质相对次之,而山料品质相对较差。这是由于子料在河水中经过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千锤百炼,将一些质地粗糙的部分经过风化磨蚀自然淘汰了,留下的多为软玉中的精华,子料相对于山料而言,总体质量提高了,这就是为何市场上流行说“子料比山料好、子料比山料贵”的根本原因所在。
      事实上,子料来自于山料,山料中也有品质高的,同样子料中也有品质差的,关键在于每块软玉本身的品质。如今同样颜色、质地和块度的软玉,子料特别是独籽价值更高,其次为山流水料和戈壁料,最后为山料。
      目前市场上的子料主要产自新疆昆仑山的皮山-和田地区(产玉之河以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最为驰名,前者称白玉河,后者称墨玉河)、阿尔金山的且末地区和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以及辽宁岫岩地区(俗称“河磨玉”)。此外,新西兰、俄罗斯和美国也有子料产出。
      知道何处产好软玉。如今我国珠宝市场上常见的软玉主要来自新疆南疆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自西向东:塔什库尔干、叶城、皮山、和田、策勒、于田、且末和若羌等)以及北疆天山地区、青海(中西部东昆仑山一带,集中于格尔木地区;北部祁连山一带;西部芒崖;中东部都兰)、辽宁、广西、贵州、四川(雅安翠)以及台湾地区。此外还有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地区、加拿大和韩国的软玉。
      以白玉为例,经过琢玉人和玉商人对软玉的玉性和琢磨受力度的感性经验总结,再结合玉石专业人士从软玉物理性质方面进行比对中发现,一般情况下,新疆和田白玉品质最高,俄罗斯白玉品质次之,青海白玉品质第三,其他如贵州罗甸白玉、广西大化白玉以及韩国白玉更差。以青海白玉为例,颜色不够正,普遍带灰色调;透明度略高, 光泽略强,缺乏新疆和田玉特有的油润凝重之感。但不同产地之间也有部分软玉的品质相互交叉重叠,必须根据实物具体分析,同时与相应价格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辽宁岫岩玉中的析木玉以其特有的颜色、细腻度和油润度而一举成为软玉收藏界不容小觑的一匹黑马。
      把握“优料精用”原则。对于一块上佳的玉料,玉器加工界有“优料精用”之说,当然名家雕刻更佳。对于许多精品玉料,可以不加雕饰或稍加雕饰,保其重量,配一高档底座,本身就是一件很为雅致、难得的艺术品。
      软玉作为中国玉器的代表玉材, 承载了中国传统的玉文化,在设计制作时,一定要发挥古代玉器的传统,同时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在反映玉质美的基础上,重视造型的典雅和风格,使中国东方艺术这朵玉器奇葩开放得更加娇艳美丽。
     保养秘籍
      软玉(和田玉)非常坚韧,难以破坏或崩口,只需简单护理和清洁,就可长久保持其美丽。
      佩戴:一忌磕碰。软玉(和田玉) 的摩氏硬度不低,并且性韧,在佩戴过程中一般不容易受伤,但玉器的边棱以及所雕刻的细节部分在搬运、佩戴和把玩过程中,切忌从高处掉在坚硬的地面上或与硬物撞击,否则会被损伤。
      二忌高热。软玉(和田玉)对热不太敏感,但强热如在吹管下会缓慢熔化。上蜡和注胶处理以及拼合或贴片的软玉首饰或把玩件忌火烤,否则轻则变色、重则脱落。所以洗澡或泡温泉时千万要取下所佩戴的软玉首饰;长时间暴晒、吃烧烤时也不要佩戴软玉首饰。
      三忌脏污。软玉(和田玉)特别是子料,其表面有毛孔,平时把玩时,必须将手洗干净。佩戴时最忌讳香水、化学剂、肥皂和人体汗液,否则尘土、油脂会堵塞软玉的毛孔,使之颜色变暗。
      清洁:用温热肥皂水清洁软玉(和田玉)或用软布擦净最安全。除经染色、浸胶、打蜡等优化处理过的软玉以外,均可在超声波清洗机和蒸汽清洗机里清洗。
      对于软玉( 和田玉) 雕件或玉器,有灰垢时可用软毛牙刷洗,细的阴刻线凹槽可用牙签剔后,再用温热肥皂水刷洗。
      存放:软玉(和田玉)清洗干净后,抹点橄榄油或者擦点液体石蜡油以保持滋润。软玉饰品或玉器不用时,要用干净的棉布包好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同时还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