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抵御病毒的侵袭和感染,大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手部的清洁,在吃饭、休息、工作的交替环节,涉及多次的手部清洁与消毒;此外,社区防控人员也需要增加手部清洁的频次。对此,了解疫情期间过度清洁对皮肤的影响并注意加强防护尤为重要。
人们常认为化学成分是有害的,事实上,化学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呼吸的空气、炒菜的油、不同材质的衣服以及世界万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物质,所以化学物质都有毒、有害或者致癌是一种误解。
皮肤屏障由位于表皮最外面的角质层“砖块”(角质细胞)及其细胞内相关蛋白(角蛋白、如丝聚合蛋白)和 “灰浆”(细胞间脂质,如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等)构成。
清洁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f)。亲水部分与水及极性溶剂亲和,形成Sf所谓的头基,由能电离的(碱性和酸性)基团或非离子基团组成;疏水部分对非极性溶剂和油表现出亲和性,通常由碳氢链组成,如脂肪酸或脂肪酸衍生物的片段、带有长烷基链的芳香性碳水化合物等。
根据Sf溶于水后亲水端所带电荷的不同分为阴离子Sf、阳离子Sf、两性Sf、非离子表Sf等4类。
通过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及代谢产物(包括油脂等成分)将黏附的病原微生物一同带走,发挥清洁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手部抑菌清洁剂添加了对氯间二甲苯酚、苯扎氯铵,这些成分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可以破坏其结构使其失去活性,达到消杀病菌的目的。
皮肤表面正常微生物群落形成的生物屏障是人体极其重要的保护屏障,具有营养皮肤、参与皮肤细胞代谢、保持皮肤生理功能和自净作用。
(1)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微生物正常数量和多样性下降。皮肤微生物附着在皮肤表面,皮肤清洁可在短时间内直接减少皮肤微生物的数量,过度的清洁不利于皮肤微生物正常数量和多样性的恢复。大多数清洁产品中含有抑菌成分,如苯扎氯铵、苄索氯铵和氯二甲苯酚等,过度清洁使抑菌成分残留皮肤过久可直接抑制皮肤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
(2)过度的清洁及清洁产品的使用可以通过改变皮肤微环境间接影响皮肤微生物的定植。皮肤pH和皮肤油脂含量是影响皮肤微生态平衡的重要内源因素。皮肤在正常的弱酸性环境下可抑制金黄色葡球菌(SA)、痤疮丙酸杆菌(P.acnes)等致病微生物的生长(SA最适生长pH7.5,P.acnes最适pH6.3),而清洁产品皂基类居多,pH值在9~10左右,会中和皮肤微生态的酸性环境。同时,过度清洁会造成对皮脂膜的损害,从而刺激皮肤的毛囊皮脂腺更加拼命的分泌油脂,导致油脂分泌失衡,破坏皮肤微生态环境。
化妆品中可能同时含有天然成分和化学合成成分,人们常常有一种偏见,认为化学合成品是有害的或是不好的,而“天然”往往被视为是无害的。这一观点其实没有根据。
有些化学成分具有较高安全性,有些天然成分反而会对人体产生安全风险。化学产品的合成过程可以人为严格控制,更少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植物提取物的成分会随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些有毒物质或过敏原(过敏诱导物)来自大自然,《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规定的禁用组分中就包括了部分天然物质。
“天然”或者“合成”是针对成分的来源而言,与成分安全性或质量优劣没有直接关系。“天然”主要是表示天然来源,并不表示其中没有化学成分,也不表示其加工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学反应。比如化妆品中常用的植物提取物,往往含有许多化学成分,如多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和蒽醌类等,其加工工艺很少是把植物原料进行粉碎等单纯的物理加工,大多会涉及化学溶剂、酶解反应等。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