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很快成为各个行业制定发展计划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涵盖能源、经济、社会、文化、气候和环境等众多领域,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需要凝聚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共同行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除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外,还应结合国情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等角度系统施策,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化、信息数字化和智能自动化等转型升级,加快绿色产业、创意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碳认证制度是实现低碳经济行之有效的国际通行手段,是“双碳”目标建设的重要抓手,将为碳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公正客观的信息披露、消费者与市场主体的链接建立、国际碳产品碳贸易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任基础。
首先,碳认证是汽车行业碳评价的重要形式。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机构,可以开展碳认证,提供“多重监管”下的更为客观、真实、具有公信力的碳认证结果,为有关各国各方建立互信基础,有利于获得国际政府和社会认可。
其次,碳认证是行业政策实施的重要依据。碳认证可为汽车行业可能开展的管理、激励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保证政策实施的公正、客观、有效。例如,碳税是指针对碳排放所征收的税,通过对产品的碳排放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在碳税政策实施过程中,碳排放数值至关重要,关乎企业被征收的税额。准确、客观、科学、规范、统一地获取碳排放数值,是该项政策能否有效实施、获得社会认可、减少信任纠纷的关键。
第三,碳认证是碳信息披露、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信用保证。目前,国内企业开展的碳中和行动多是对自身项目进行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意愿不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力度较弱。碳排放强度下降、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庄严的承诺,承诺的“底气”来自真实有效的碳排放数据的支撑,没有统一、规范化的碳认证,碳核算的数据将标准不一、可比性差,就无法科学完成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的评估。
碳排放情况还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眼睛”。碳认证是对企业碳排放情况和控碳能力的信用证明,没有客观公正的碳认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没有有力证据。只有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碳排放水平,才能为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节能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促进节能技术的推广,从而促进行业低碳发展。
2021年6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托中汽研华诚认证公司开展汽车行业“双碳”认证制度研究。在充分调研和分析了行业相关方在碳管理能力提升、减碳技术应用、碳中和行动展示等方面的需求和难点基础上,基于认证管理要求和创新认证的理念,华诚认证明确 了碳认证制度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定制化特性,并初步搭建了面向组织和产品的量化、减碳、中和的认证规则体系。
未来,碳认证的对象可覆盖到汽车行业的各个主体、各项活动中,即“万物万面皆可碳认证”。“万物”可以包括:汽车园区、工厂、组织/公司或组织(包括品牌)的一部分、协会或社团、个人;“万面”可以包括:活动、产品、服务、建筑、项目、技术、事件等。可依据碳中和目标达成的进程,形成适合各阶段碳中和要求、审核程度逐渐加深、标准不断加严的碳认证业务矩阵,包含量化、减碳、零碳、碳中和、负碳等全链条认证服务。
Tips:碳认证应用方向
对于政府,着眼于碳排放总量,通过组合和分解,管控碳排放。
对于生产者,着眼于供应链、生产厂、项目、产品及服务,进行量化、评价、信息披露、低 碳形象塑造、环境社会责任展示。
对于消费者,通过对产品和服务施加碳标签,把消费与产品服务“碳”属性链接起来, 增强社会认知。
作者为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龙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