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马路杀手也可能来自车内

2022-06-23 朱振宇 刘雪峰 王雷
目前,汽车座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第三空间,车内空气质量对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如果车内的某些苯系物和醛酮物质超出正常范围,因其毒性较大,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为保护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国家标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已于2011年正式发布,该标准明确规定了常温条件下车内8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限值,该限值依据的检测方法为我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  
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车内VOCs的健康风险。已经公开发布的研究表明,轿车内的苯存在致癌风险,且苯对驾乘人员的致癌风险表现为男性司机>女性司机>男性乘客>女性乘客。其他研究也验证了类似观点,比如苯和甲醛可能会导致司机和乘客存在致癌风险,且男性风险略高于女性。在一项针对杭州市公交车车内气味的研究中发现,公交车内的苯可能影响司机的身体健康,各类型公交车中的苯对司机的致癌风险表现分别为:快速公交车最高,空调公交车其次,普通公交车最低。 
为弄清国内新车气味的整体表现,我们从4S店选取了在售但未被使用的51款新车,涵盖自主与合资品牌、轿车和SUV、低端和中高端车型,依据HJ/T400-2007,对车内VOCs进行检测,并对苯和甲醛的致癌风险进行评估,探讨车内VOCs对驾乘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由于车内VOCs容易受下线时间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规定用于测试的车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下线时间在3个月以内,行驶里程不超过100公里;座舱内饰表面的覆盖物(如座椅、门板、遮阳板等内饰的塑料保护膜)保存完好;未对车内 空气采取过处理措施。 
测试程序包括车辆准备、车辆封闭和样品采集3个阶段。样品采集分别使用Tenax采样管(采集挥发性有机组分)和DNPH采样管(采集醛酮组分)收集气体。挥发性有机组分采用GC/MS测定,醛酮组分采用HPLC测定。计算VOCs浓度后,通过查阅《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手册》,我国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分别取72.38、77.38,呼吸速率分别取0.558 m3/h、0.456 m3/h,平均体重分别取65.0 kg、56.8 kg。采用美国环保署(US EPA)建立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人体暴露于车内VOCs环境下的致癌风险进行评估。 
检测结果表明,车内的苯、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丙烯醛的浓度均满足国标规定的限值,5种物质浓度最大值分别达到限值的16.4%、75.1%、52.9%、8.1%、75.0%、0%,且苯、苯乙烯和甲醛的标准差较小,说明浓度分布的离散程度较小。 
但是,二甲苯和乙醛的检测值却不乐观。二甲苯浓度的最大值为6.294mg/m3,达到限值的4.20倍,超标的新车数量为2辆,超标率为3.9%,且二甲苯的标准差最大,说明浓度分布的离散程度最大。乙醛浓度的最大值为0.314mg/m3,达到限值的6.28倍,超标的新车数量达37辆,超标率达72.5%。乙醛的超标率较高,是目前汽车行业车内VOCs管控的难点,需要行业加大技术攻关,降低乙醛的挥发量。 
以平均值为依据对我国标准管控的8种VOCs浓度排序,结果为二甲苯>乙醛>甲苯>乙苯>甲醛>苯乙烯>苯>丙烯醛。 
8种VOCs中,苯和甲醛为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规定的可致癌物质。由于人体绝大部分时间是暴露在车内的常温环境中,因此,我们继续分别计算苯和甲醛对驾乘人员的致癌风险,也就是R值。 
美国环保署建议,当R值低于1×10 - 6时,表明不存在致癌风险;当R值超过1×10 - 4时,表明致癌风险较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风险;当R值处于二者之间时,表明可能存在致癌风险。 
以本次检测的平均值计算,苯和甲醛对乘客和司机的致癌风险都在1×10-6~1×10-4的范围内,均可能存在致癌风险,但风险程度存在差异,甲醛的致癌风险高于苯。苯在最小浓度时对乘客不存在致癌风险,在最大浓度时对乘客和司机均可能存在致癌风险;甲醛在最小浓度时已经对乘客和司机均可能存在致癌风险,在最大浓度时对男性司机的致癌风险较高。从驾乘人员来看,司机由于长期暴露于车内空气环境中,苯和甲醛对司机的致癌风险分别是乘客的6.65~6.69、6.66~12.30倍。从性别来看,苯和甲醛对男性的致癌风险分别是女性的1.13~1.14、1.14~2.11倍。为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国汽车行业应加大车内空气质量管控力度,促进环保内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努力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水平。 
 
作者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朱振宇 刘雪峰 王雷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