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共建共享】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建标准研制中心

2025-07-03 李荣
 
  5月30日,以“标准引领 守护未来”为主题的2025消费品标准及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活动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工信部电子五所)与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启动了标准研制中心的共建工作,双方将以标准为引领、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携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电子五所始建于1955年,又名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总部位于广州(天河、花都、增城),占地面积122 万平方米,科研生产用房面积10万多平方米,现有各类试验、分析测试和计量设备仪器近两万台套,业务覆盖整个华南地区。工信部电子五所现有职工5900 多人,各类科技人员占80%以上。
 
  截至目前,工信部电子五所已获得多项认可授权资质,包括国家汽车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通用电子元器件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嵌入式软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环境试验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卫星导航及应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无人机系统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可提供从材料到整机设备、从硬件到软件直至复杂大系统的认证计量、试验检测、分析评价、数据服务、软件评测、信息安全、技术培训、标准信息、工程监理、节能环保、专用设备和专用软件研发等技术服务,每年服务企业超过万家。
 
西沙实验室。
 
  通过与促进会共建标准研制中心,工信部电子五所将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发展、新应用,与促进会积极开展合作,推动标准制定及落地实施,引领产品质量提升,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撑新能源技术落地应用
  依托完善的技术能力,工信部电子五所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广州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大数据监测平台。
 
  一是支撑建成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安全监测平台(广州、合肥)和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平台(广州、芜湖),牵头建设两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广州、合肥),编制并出台28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政策及规范,推动广州、合肥和芜湖的L3/L4级智能网联汽车及低速无人车(无人驾驶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健全完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提供支撑。
 
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基础设施监管平台。
 
  二是建立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评估技术体系并开展成果应用,为广汽、比亚迪、吉利、奇瑞、江淮、小鹏、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百度阿波罗等20余家企业提供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测试评估技术服务,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标准制修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撑国内外标准实施
  工信部电子五所凭借持续的技术积累和权威认证,获得R155(车辆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型式认定的规定)、R156(车辆软件升级和软件升级管理体系的规定)、GB 44495《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44496《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GB/T 40855《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40856《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40857《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多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的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资质。
 
  工信部电子五所积极响应国家汽车产业“走出去”战略,与德国TÜV南德意志集团、德国莱茵TÜV集团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合作,提供国内外标准法规对比分析和技术解决方案,从研发及测试验证阶段就开始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支撑比亚迪、小鹏、广汽等几十款车型完成R155网络安全及R156软件升级等标准的检测测试,为中国车企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全球标准体系的接轨,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合规性,进一步巩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全球影响力。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