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居清洁机器人成为众多家庭的得力助手,它能帮我们分担繁琐的家务,让清洁工作变得轻松省力。不过,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清洁机器人产品,如何挑选、使用以及避免踩坑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专家为读者带来解答。
一、清洁机器人的技术应用
清洁机器人主要运用精准导航技术来实现自动清洁。导航技术分为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两种。激光导航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光来构建房间地图,定位精准,能规划出合理的清洁路线。视觉导航则利用摄像头拍摄周围环境,依靠图像识别和算法来确定位置和构建地图,成本相对较低且不断进步,在光线充足环境下表现出色。
在清洁方式上,清洁机器人有扫地、拖地功能,部分高端机型还兼具吸尘功能,它们的吸力系统能强力吸入灰尘、毛发等细小杂物,旋转的边刷可将角落里的垃圾清扫至机身下方。拖布装置采用自动旋转或往复运动,配合清洁液有效去除地面污渍。
二、选购使用技巧
1.看吸力大小。一般来说,吸力在2000~3000Pa(Pa为压强单位,表示吸力强度)之间的清洁机器人能较好地应对日常家庭地面的灰尘、碎屑等。如果家里有宠物,会产生较多毛发,建议选择吸力在3000Pa以上的机型,以保证清洁效果。
2.关注导航精度。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激光导航的清洁机器人,其在复杂家居环境下的清洁覆盖率更高,能避免频繁出现重复清扫或漏扫的情况。
3.噪声考量。清洁机器人正常工作时噪音应控制在60分贝以下,这样在自动清扫时,不会对环境中的居民造成过大干扰。
4.续航能力。清洁机器人的续航时间在1.5~2小时左右相对合适,能满足大户型家庭一次完整的清洁需求,同时,消费者还要看其自动回充功能是否稳定,保证电量低时能顺利返回充电座充电。
使用清洁机器人时,消费者须在首次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清洁机器人的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启动时要注意将地面大件障碍物清理干净,以免机器人被卡住。此外,消费者要定期清理机器人的滚刷、滤网等部件,一般每两周清洗一次滤网、每月拆卸清理一次滚刷,确保清洁机器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易出现的问题
1.易卡住。家中有地毯、电线等杂物时,机器人容易被缠绕卡住。建议消费者在使用时把电线收拾整齐,对于长毛地毯,可在机器人工作前将其卷起,或者选择有专门防缠绕设计的清洁机器人。
2.清洁效果差。清洁效果差可能是由于机器人遇到的地面污渍顽固,或机器人的清洁模式不适合。消费者可以先针对顽固污渍区域进行重点人工预处理,同时根据地面材质(如木地板、瓷砖等),在App中选择合适的清洁模式,部分机器人有精细擦地、快速清扫等不同模式可供切换。
3.误触碰家中物品。部分机器人会不小心碰到一些低矮摆件,导致物品损坏。建议消费者在贵重、易碎物品周围设置虚拟墙,通过发射器发出信号,限制机器人进入该区域,有效保护家庭物品安全。
总之,清洁机器人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好帮手,只要选对产品、正确使用并注意避免常见问题,就能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家居清洁。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