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封面报道】坚守质量安全底线 驱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5-08-01 张沁荣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理事长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理事长张沁荣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的关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意义重大。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持续稳健前行,产销量均超过31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占全球比重六成以上,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标志着中国已成功跃升为世界汽车强国。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汽车功能日益丰富,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舒适和智能的出行体验。与此同时,这些新技术也衍生出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身安全等新课题,给汽车行业质量安全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车辆网络的防护能力等,都成为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汽车产业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标准引领,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标准是质量的基石。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高度重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快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确保每一项新技术、新功能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同时,要加强标准的宣贯和执行力度,推动企业将标准要求融入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全过程,切实提升汽车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近几年,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以下简称消费品促进会)组织制定了数十项汽车领域团体标准,不少标准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技术空白,发挥了行业引领作用。消费品促进会还组织开展了汽车软件质量管理体系(ASQMS)评价工作,通过汽车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评价,有效提升了汽车软件在跨组织、跨部门协作中的效率,显著提高了整体软件质量的绩效。
 
  二、坚持创新驱动,突破核心技术创新,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汇聚创新资源,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算法、智能网联系统等核心领域,要加快实现技术突破,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行业技术交流,结合行业热点以及消费者关注的问题深入研究、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
 
  三、深化协同合作,构建共赢发展生态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和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要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健全协同合作、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并协力遏制业内“内卷式”竞争,共同营造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国际合作方面,要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和技术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