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封面报道】多方献计网售产品质量安全治理(9)—— 出台规范 明确责权义

2025-09-03 张雅霖 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
 
编者按:
不久前,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组织召开“网售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恳谈会”,与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及执法稽查局等业务司局相关人员一起,就遏制网售领域假冒伪劣行为听取各界意见建议。恳谈会上,来自各方的专业人士畅所欲言,积极为网售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献计献策,为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网售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净化网络消费环境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现将他们的发言摘编刊发,以飨读者。因部分发言人员不愿意披露自身身份和姓名,因此,在署名时以“某”替代。
-----------------------------------------------------------------------------------------
针对网售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针对新兴领域及时出台规范,明确分配权利义务和责任主体,例如对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以及对主播、直播间、品牌方、直播平台等相关方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匹配相应的管理权限和义务,督促关联方各司其职。
 
其次,专项抽查和常规巡检相结合,并配套建设公示系统平台,设置产品质量黑名单以起到震慑作用。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如对主播口播内容、消费者文字评论等进行监测,识别高风险领域进行重点检查。
 
第三,加强日常消费教育,除每年3·15外,可增加发布产品质量问题相关案例的频率,增加消费者事前风险识别能力和事后维权能力。
 
最后,针对监管部门人员不足现状,可先就重点领域、区域性产业带进行靶向治理,例如儿童用品、食品保健品等。同时,可借助区域行业协会,在合法框架内下沉管理权限,鼓励行业内主体互相监督。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