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汽车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 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前不久在重庆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科研机构等500余名代表,通过智库闭门会、主论坛、平行分论坛、品牌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形成“高端研讨+务实对接+成果展示”立体格局。
2025 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与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协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作为支持单位参与了本次活动。
为全面了解我国汽车行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本刊特编发一组由新华社记者撰写的稿件及专家观点,与读者分享。
-----------------------------------------------------------------------------------------
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如何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是行业转型的核心命题。2025 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为破解行业痛点搭建协作平台,深入探讨了“十五五”期间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全面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的创新成果,为加快建设汽车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支撑。
在多方协同方面,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汽研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建汽车产业经济信息研究平台,整合权威数据与技术研究资源,为行业提供精准的市场研判、政策解读和趋势预测;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中国汽研成立汽车行业舆情治理办公室,政策引导与舆情治理协同发力,强化“中国智造”正面叙事,赋能汽车产业行稳致远;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中国汽研联合筹办汽车品牌专委会,旨在扩大产业朋友圈,以标准体系赋能测试认证,共塑品牌竞争力。这些重要协同合作,构建起“信息支撑-舆论护航-品牌赋能”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为汽车产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成果发布方面,论坛集中展示了25个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涵盖了产品创新、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等多个维度,代表了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兼具创新性和可复制性的成果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研完成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全球视野量化定位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为政府管理政策制定、产业转型发展、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中国汽研践行央企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不仅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凝聚了行业共识,汇聚了创新力量。中国汽研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深化与产业链各方的合作,聚焦智能驾驶、绿色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标准体系建设,助力中国汽车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建设汽车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