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专题报道·2025 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彭华岗:构建协同生态中国方案

2025-09-08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
 
在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带来了《ESG助力汽车产业行稳致远》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关于汽车产业与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共生之道的思考和认识。
彭华岗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登顶全球的背后,ESG是助力汽车产业发展脚步稳踏在技术上的正确答案。而新质生产力的“质”,不仅是质量的质,更是本质的质,要求技术创新必须深深扎根于可持续性、包容性与责任感的沃土。
彭华岗指出,ESG已从道德倡导上升为汽车产业的“生存必修课”与刚性技术需求。一是欧盟《电池法案》等新规要求(2027年起)电池出口必须携带“数字护照”,推出《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碳边境调整机制》等多个指令,构建起更高行业壁垒;二是ESG已成为“企业价值的第二张财务报表”,投资风向标作用显著;三是突破ESG底线的“内卷式竞争”,正侵蚀产业长期价值根基。
近年来,中国车企不断交出创新突破答卷,ESG价值凸显。一方面,数据显示,汽车行业投资价值凸显 。截至2023年6月,汽车行业成为中国ESG基金持仓最多的行业之一。同时2024年10月以来,基于ESG绩效评价构建的汽车行业投资组合累计收益率稳定超越中证、沪深港等大盘指数;另一方面,汽车行业ESG平均水平跃升,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评级领先。其中,小鹏、零跑、蔚来、吉利、理想、宁德时代等领军企业跻身MSCIAA级以上行列。
彭华岗强调,在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汽车产业ESG发展正面临着三重结构性矛盾。一是碳迷雾笼罩价值链,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困难重重;二是供应链“黑箱”风险,次级供应商ESG管理盲区导致风险传导放大;三是标准碎片化与多头管理推高成本,中国车企被迫遵循西方标准“水土不服”,多重审核造成巨大资源浪费,推高全球产业链制度性成本。
彭华岗最后表示,面对多重风险,破局的关键在于降低协同成本,打通堵点,全行业协同努力,构建ESG协同生态的中国方案。通过建立统一标准,降低合规成本;建立供应链ESG共享平台,助力链主穿透管理多级供应链风险;差异化管理中小企业,切实将ESG改进转化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护照”。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