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扩大,海外路试成为保障产品合规性、可靠性及用户体验的关键环节。当前,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出口过程中面临着法规准入、运力保障、跨域协同、数据跨境等多重挑战,制约了车企全球化布局进程。本文基于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征,深入剖析了海外路试全链条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从服务能力构建、资源整合、技术方案优化等维度,提出一套涵盖测试方案制定、跨境运输、清关牌照办理、数据管理及属地化服务等环节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突破海外市场壁垒、实现高质量出海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海外路试;智能网联汽车;全链条服务;属地化验证
引言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加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汽车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凭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智能化技术领域的积累,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6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1]。中国汽车在欧盟、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销量不断提升。但其性能与安全性需适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路况环境、驾驶习惯。海外路试作为产品属地化验证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顺利进入目标市场。当前,海外路试面临着法规体系复杂、跨境物流不稳定、跨文化协同效率低、数据跨境传输受限等问题,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的重要瓶颈。因此,构建科学、高效的海外路试全链条解决方案,对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海外路试的必要性
海外路试是指在目标出口市场的真实道路环境中,依据当地法规标准及用户需求,对车辆进行系统性、综合性性能测试与验证,其核心目标是确保车辆满足属地化的合规性、功能性、可靠性、耐久性与安全性要求,是汽车出口的基础保障。
1.1 法规准入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汽车安全、智能驾驶等制定了差异化的法规标准,海外路试是满足法规准入的必要环节。欧盟发布的EU 2021/1958《机动车智能速度铺助系统型式核准的具体测试程序和技术要求》法规,要求配备智能速度辅助系统(ISA)的汽车必须在欧盟公共道路上开展400 公里测试,涵盖城市道路、非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工况,且分别占总距离的至少25%[2];EU 2022/1426《全自动车辆自动驾驶系统(ADS)型式认证的统一程序和技术规范》法规要求,配备ADS的汽车,需在欧盟境内公共道路上开展相关测试并符合当地交通规则[3];UN R157《关于自动车道保持系统(ALKS)车辆认证的统一规定》法规要求,配备ALKS的汽车,必须在欧盟境内公共道路上开展系统边界、交通规则遵守、车道保持等功能测试[4];UN R171《关于批准车辆驾驶员控制辅助系统(DCAS)统一规定》法规,对DCAS做出明确要求:汽车要在公共道路开展变道、进入环岛、转弯、停车等测试工况[5]。
1.2 产品研发需求
目标出口市场的路况环境、基础设施与国内存在显著差异,如东南亚地区多雨天气和复杂城乡路况、欧盟的高速路网与严苛的排放要求、中东地区的干燥及沙漠气候,均对车辆性能提出特殊需求。通过海外路试,可对车辆的环境适应性、充电兼容性、智驾功能,以及支持本地语言、网联与导航服务等的车机功能进行实地验证,发现并解决产品研发阶段的潜在问题,确保产品符合当地用户的使用习惯与需求。
海外路试通过真实环境的压力测试与复合工况的耐久性验证,可前置化发现车辆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因产品质量缺陷导致的售后问题。
2 中国汽车企业海外路试面临的典型问题与挑战
海外路试涉及样车运输、清关、牌照申请、保险办理、测试实施、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受地域、法规、文化等因素影响,全链条面临诸多挑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类典型问题:
2.1 运力保障不足,样车运输时效性差
跨境运输是海外路试的首要环节,当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船期紧张导致运力不稳定,全球滚装船资源有限,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旺季,船期延误现象频发,容易导致延长样车交付周期;二是运输方式选择单一,多数企业依赖海运,而部分对时效性要求高的测试项目缺乏空运、铁运等替代方案;三是属地运输保障难度大,样车到港后,目标市场的本地拖车资源、救援服务适配性不足,尤其是在东南亚、非洲等基础设施薄弱地区,难以满足测试车辆的灵活调度需求。
2.2 清关资料不合规,流程繁琐
清关环节是样车顺利进入目标市场的关键,资料不合规是导致清关延误的主要原因。根据实践数据,清关问题中由申报资料不准确、不完整造成的单证不符问题是主要因素。同时,与目的国认证不符,以及语言种类、文件格式、签章不符合当地要求等问题也容易造成清关不畅。此外,不同国家的海关政策变动频繁,贸易管制风险增加了清关难度,进一步延长了样车入境时间。
2.3 试验牌照申领难,政策透明度低
试验牌照是车辆在目标市场道路开展测试的合法凭证,但其申领过程面临多重障碍:一是申请流程繁琐,耗时较长,不同地区的牌照申请需对接多个政府部门,且流程标准不统一;二是政策透明度低,部分市场的试验牌照申请要求未公开明确,企业易因信息不对称造成上牌延期;三是跨境试验牌照办理难度大,部分国家不允许境外试验牌照在本国使用,需重新申请本地牌照,增加了测试成本与时间成本。
2.4 跨域协同效率低,沟通与管理成本高
海外路试涉及国内技术团队与属地测试团队的协同合作,文化与语言差异导致协同效率低下:一是语言障碍影响信息传递准确性,如属地驾驶员与国内技术人员在故障描述、测试数据解读上存在偏差;二是跨文化团队协作习惯差异,易导致测试进度不同步;三是技术支持滞后,当现场遇到复杂技术难题时,国内技术人员无法及时到场,远程沟通难以高效解决问题,影响测试顺利推进。
2.5 数据跨境壁垒高,合规与安全风险大
智能网联汽车路试会产生大量数据,涉及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用户操作习惯等,此类数据的跨境传输面临严格的法规限制。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个人数据与敏感数据的出境提出了严格要求,未通过合规审查的数据传输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同时,跨国网络传输的不稳定性导致数据传输速度慢、时延高,影响测试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应用。此外,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还面临着被窃取、篡改、泄露的安全风险,威胁企业的技术机密与用户隐私。
3 海外路试全链条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针对海外路试面临的问题,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构建了“方案制定—样车运输—清关牌照—测试实施—数据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通过属地化团队、专业化服务与技术创新,为车企提供高效、合规、可靠的海外路试支持。海外路试服务涵盖六大核心环节,形成闭环式保障。
3.1 方案设计与路径规划
基于目标市场法规标准与车企需求匹配测试目标,构建测试周期,制定包含城市、高速、山区等多场景测试大纲,确保测试覆盖车辆基本性能、智驾功能、环境适应性等核心维度。
3.2 跨境运输与清关服务
根据测试需求,为车辆提供定制改制服务(如加装测试设备、适配当地充电接口),搭建专业测试工具链,确保样车满足路试条件;依托招商局集团全球物流网络及物流资源,综合研判测试目的地地理位置、运输时效需求,制定海运、空运、铁运相结合的多式联运方案,样车到港后提供拖车、救援等属地化运输支持;组建属地化报关团队,根据目标市场要求选择 ATA(临时入境免费制度,由世界海关组织管理) 临时进出口、永久出口等合适的出口方式,提前核查清关资料,确保文件合规
3.3 牌照与保险服务
通过属地政府资源对接与专业流程管理,实现测试牌照快速申领,并提供符合当地要求的保险保障。
3.4 海外路试及项目管理服务
设立属地化项目组与技术支持团队,匹配熟悉当地路况与驾驶习惯的驾驶员,开展实地测试,实时记录测试数据与问题,实施每日进度跟踪与问题闭环管理。基于不同市场的需求差异,针对法规认证测试、适应性验证测试、研发验证测试,制定场景化路试方案,确保车辆通过法规验证,满足不同环境适应性。同时,建立“国内项目组+属地测试团队”双轨管理模式,由资深海外路试专家担任项目经理,通过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同步;针对技术难题,搭建远程技术支持平台,国内专家可实时查看测试数据,指导问题排查,降低跨文化沟通成本。 3.5 测试数据服务
提供数据采集、存储、脱敏、回传全流程服务。采用专业数据脱敏技术,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确保符合 GDPR等国际数据隐私法规要求;构建海外本地化数据库,实现测试数据的本地存储与分析,减少跨国数据传输量;通过加密传输技术,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数据泄露与篡改。
3.6 场景库与技术谱系构建
基于海外实地测试数据,构建典型行驶场景、信息场景与驾驶行为数据库,支持虚拟测试与产品本地化开发。
4 结论与展望
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出海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海外路试作为产品属地化验证的核心环节,其全链条解决方案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车企的全球化布局进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汽车海外路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涵盖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技术创新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属地化团队构建、全球物流网络整合、数据合规处理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海外路试中的运力、清关、牌照、协同、数据等核心问题,为中国车企突破海外市场壁垒提供了实践路径。
未来,随着全球汽车法规的进一步趋严与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海外路试将面临更多新挑战。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国际法规研究与合作,加大智能化测试技术研发,深化全球资源整合,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海外路试生态,助力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 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J],2025年,第8期:3.
[2] Regulation (EU) 2021/1958, Commission Delegated Regulation (EU) 2021/1958 of 23 June 2021 sup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2019/2144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by laying down detailed rules concerning the specific test procedure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type -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ir intelligent speed assistance systems and for the type-approval of those systems as separate technical units and amending Annex II to that Regulation (Text with EEA relevance)[S].
[3] REGULATION (EU) 2022/1426, 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2022/1426 of 5 August 2022 laying down rules for the application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