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星家纺发布了《2025中国被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基于全国两万样本的实证数据,《白皮书》对国民睡眠健康、被芯认知普及、消费者购买偏好的关注不断深入,并基于桌面研究、定量调研和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对被芯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功能被芯产品发展等进行了专题研究。
自2020年起,水星家纺受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委托,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对国民的睡眠问题以及被芯产品的认知情况、消费偏好持续开展调查研究,并据此编制《中国被芯白皮书》系列报告,提供选购被芯、提升睡眠质量的有效解决方案。今年,是水星家纺第六年调研发布《中国被芯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中国居民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长为7小时6分钟,周末和节假日的平均睡眠时长为8小时1分钟,均达到了“睡眠国标”倡议范围。但调研发现,有28.0%的居民在睡醒后依然感觉困倦,还想再睡个回笼觉;19.8%的居民仍然感到很劳累,浑身酸痛。
根据《白皮书》,消费者认为压力大(59.3%)、长时间作息不规律(48.4%)及床具/寝具(47.4%)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床具/寝具作为唯一与居民生活习惯不直接相关的因素,反映出居民对“优质的床具/寝具能够改善睡眠”的普遍认知。而被芯作为与人体直接接触、影响睡眠环境的关键产品,其材质、设计和功能的创新,对提升睡眠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从调研数据上看,有49.5%的消费者希望被芯能够具备一定的抗菌功能,可以解决螨虫、细菌等问题;有47.4%的消费者期望被芯可以调节被窝的温度和湿度;另有42.0%的消费者则期望被芯可以解决睡眠浅、夜间易醒问题。这种从基础保暖到健康化、舒适化、功能化的被芯需求进阶,反映出当代消费者对品质生活与健康睡眠的深度追求,更为家纺行业的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指明了方向。
《白皮书》还显示,消费者对于如何正确保养被芯存在一定认知误区。其中,48.1%的消费者曾通过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被芯杀菌,此举可能会加速被芯纤维老化,导致其保暖性下降和使用寿命缩短;47.2%的消费者在收纳时为了节省空间,曾用真空袋等用力压缩被芯,这可能会降低被芯蓬松度,产生结块等现象;40.6%的消费者只清洗被套,认为被芯包裹在被套里不会脏。实际上,人体分泌的汗液、皮屑等会透过被套渗入被芯,仅清洗被套无法去除被芯内部的污垢、细菌及尘螨,长期积累易影响被芯使用体验与睡眠健康。
针对这些保养误区,《白皮书》特别提供了科学护理指南:建议消费者根据不同的被芯材质和产品标签上的标识,选择合适的清洗、晾晒、收纳方式,如羽绒被表面有污渍可使用专业的羽绒洗涤剂局部清洗,并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可水洗的蚕丝被在水洗时水温不宜超过30°,并使用轻柔洗涤模式;蚕丝被宜平放储存于干燥处,避免压缩。同时,日常使用的被芯需定期晾晒、更换被套,并结合科学拍打、翻面等方式保持被芯蓬松与洁净,以延长被芯使用寿命。
在调研国民睡眠与被芯产品认知现状的同时,《白皮书》还收录了多项被芯研究成果,包括35℃中国睡眠温度指数、黄金搭档被舒适性机理研究、被类产品舒适性评价指南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早在2023年,水星家纺便与苏州大学合作,开展《基于温度梯度的家用被芯性能研究》,并首次提出“35℃中国睡眠温度指数”概念,为被芯保温性能的量化提供了可能。今年1月1日,由水星家纺牵头,联合东华大学、苏州市纤维检验院以及行业多家重点企业共同起草的《被类产品舒适性评价指南》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突破传统功能性评价的局限,将消费者睡眠体验纳入核心考量,覆盖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感官舒适性等多个维度,为行业构建起一套全面、客观、科学的专业评判标准。
作为专注于床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专业床品品牌,未来,水星家纺将继续秉持“科学守护睡眠”发展理念,凝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持续深耕技术创新和研究探索,以专业床品为载体,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提升全民睡眠质量的切实行动,让每一份对健康睡眠的期待都能找到坚实的依托。
(图片来自《2025中国被芯白皮书》)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