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典型经验】无限极:创新实践东方智慧与国际质量管理的深度融合

2025-11-03 程灏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与保证经理、陈泳怡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工程师
 
[摘要]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草药健康企业始终面临着传统智慧与国际标准的碰撞与协同难题。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限极”)立足“100-1=0” (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只要有一分差错,那整件事情都是0分)东方质量哲学,通过“请进来”吸收国际质量管理精髓、“走出去”输出质量管控经验,构建起一套贯穿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该模式实现近3年重大质量事故为零、政府抽检合格率100%,以及多项安全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显著成效。
 
[关键词] 质量管理;东方智慧;国际标准;融合创新;供应链协同
 
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链供应链乃至产业生态圈的质量管理和发展,已从传统单一企业内部的品质控制,演变为跨组织协同治理、技术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共生的系统工程。如何通过质量管理融合创新实现“强链固链”、提升供应链韧性,成为关键课题。无限极立足“100-1=0”的东方质量哲学,以开放视野积极推动国际质量管理在理念、模式、制度、方法、工具等维度的深度融合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且可供借鉴的实践路径,有效解决了跨国质量协同中的核心挑战。通过整合多项国际认证标准、创新质量管控模式、升级智能化生产技术,实现了从原料到产品的全流程质量可控,为全球供应链质量协同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1 “请进来”:融通国际标准与智慧,筑基融合体系
1.1 理念融合创新
  创业30多年,无限极始终秉持“100-1=0”质量理念[1],并将这一蕴含东方智慧的质量哲学,与国际通行的风险管理、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顾客导向等理念深度结合,形成“预防为先、全链协同、零缺陷追求”融合质量文化。该理念成为贯穿体系的核心灵魂,为跨国协作奠定共同价值基础。
1.2 国际先进体系整合创新
  面对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繁多、要求各异可能导致的执行冲突与效率低下,无限极秉承更高要求的向上兼容、追求卓越的目标,创新性地整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FSSC 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22000)、ISO 22716(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指南)、GMPC(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HALAL(清真食品认证)、Qmark(香港优质标志计划)等多个国际认证体系要求,以及无限极独特的“七统一”中草药种植管理模式[2],融合与内化成为以预防为核心、覆盖全产业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创新解决了国际标准“水土不服” 和落地执行分散化问题,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协同提供了清晰、一致、可复制的制度基础,显著提升了管理的规范性与效率。
 1.3 国际前沿技术与传统中草药行业经验内化创新
  中草药成分的复杂性一直是质量管控的痛点,无限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方法与技术,特别注重将国际前沿技术与传统中草药健康产品特性深度融合,并结合智能化在线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实现传统行业的创新突破。如在产品安全领域,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安全评估方法(如MoS安全边际法)和风险管理工具,通过“理论评估+测试验证”,对内源自生、外源产生、加工伴生、储运滋生等标准规范外的危害物和未知危害物开展识别与控制,使传统行业经验从“隐性”变为“显性”,从“经验型”变为 “科学型”。覆盖从“田间”到“舌尖”全链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在产品设计阶段即对配方、原料、工艺、潜在风险物质进行全维度预判与管控,实现了风险防控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的模式创新。
  通过这种有益的实践,无极限收获了显著成效: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二种保健食品重点原料内源性风险物质评估”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多项安全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项并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参与国家重大专项,为行业安全管控树立标杆。
 
2 “走出去”:输出中国经验与方案,赋能全球供应链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协同发展的框架下,无限极将“100-1=0” 融合质量理念深度渗透至全球供应链伙伴中,并以澳大利亚悉尼GMP加工商合作为实践载体,构建了具有跨国协同特色的质量管控模式,为产业链质量协同筑牢理念基石。在2024年度工厂审核中,无限极组建跨国跨职能审核小组,突破传统仅关注硬件设施的审核模式,创新采用“硬件核验+理念渗透”双轨制,即通过剖析全球市场顾客投诉案例,引导加工商深度理解“100-1=0”的本质内涵,推动质量意识从“被动执行”向“主动践行”转变,实现供应链上下游质量认知的统一。
  无极限还对关键工序建立“加工商自检+无限极复检”双重核验标准,确保跨国生产流程与总部质量规范无偏差;同时输出融合国际先进标准与企业内控要求的质量指标,明确原料、工艺、储运等各环节的监控方法,既帮助加工商接轨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又通过标准化管控强化供应链韧性。这些实践有效解决了跨国供应链中“标准不统一、理念不同步、管控有盲区”等痛点。2024年,合作产品合格率保持100%,更是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3 支撑要素:科研与智造驱动融合体系效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限极致力提升自身科研优势,除了立足中国,与国内权威机构、院校携手建立多个科研平台,更将视野转向国际,打造了“一个中心,多方科研技术平台”的创新体系。其中,无极限与英国剑桥大学共建的剑桥无限极研究中心[3],是首个国外设立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无极限还与诺贝尔奖得主朱尔斯•霍夫曼教授团队合作打造霍夫曼无限极研究计划。在科研创新领域,无限极成功牵头申报2025年“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典型慢病人群精准营养健康食品创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在世界品质品鉴大会上,维康素、怡瑞胶囊、清桑饮亮相国际赛场,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健康产品的研发匠心与品质高度。
  中医药历来追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而智能化生产与智慧化管理是提升全球供应链效率的关键。无限极将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中草药行业传统工艺结合,引入国际先进设备,打造高科技智能化工厂,建设了国内领先的高速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环节柔性化生产。针对中草药口服液天然沉淀多、溶液不澄清的现状,优化光源及光照强度,改善光射角度,解决了传统自动灯检机灯源无法透射口服液、中草药沉淀与异物难分辨的行业技术难点。该技术实现了行业最高检测速度600支/分钟、每瓶经约130张高清照片精密分析以及360°无死角检测,并通过了欧洲药典及美国FDA官方认可的Knapp-Test测试(用于评估自动检测系统效能的国际标准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制药行业,通过比较人工检测与自动系统的检测效能,确保自动化系统达到同等或更高精度)。
  无限极还联合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及设备制造商,合作开发了国际领先的中草药固体制剂全流程柔性化生产线。该生产线具有封闭连接、整线集成控制系统、信息交互方便等优点,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密闭生产,可显著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物料分层和微生物风险。其运行后,相关固体制剂产品生产产能由4.2吨/年提高到约5.1吨/年,生产周期由4小时降低到0.8小时,物料损耗减少50%以上,生产操作人员节省2/3,单位产值能耗降低30%。2023年10月,涵盖口服液智能制造生产线、固体制剂连续化生产线等在内的3项智能制造场景(工艺动态优化、供应链计划协同优化、先进过程控制),经市、省、国家三级评选,成功入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起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树立行业标杆。
 
4 经验启示
  无限极的实践表明,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与中草药传统行业经验并非对立,而是可以通过 “理念互鉴、体系互融、技术互补” 实现共生共赢,通过“请进来”融通国际先进经验,“走出去”输出本土创新方案,能够成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质量管理融合体系。其核心在于:以融合文化理念为先导,以制度标准整合为框架,以预防性方法与工具为利器,以全球供应链协同为延伸,以科研智造为支撑。这一体系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自身质量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索实践标准融合、理念渗透、协同管控、技术输出等路径,为解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标准差异、文化隔阂、风险传递、效率瓶颈等共性问题提供了有价值参考。未来,通过进一步将融合创新的最佳实践标准化、模块化,并积极参与国际质量交流与合作,无限极的经验有望为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协同性、韧性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先群,李亚杰,扈文淼. 100-1=0无限极基于的质量理念[J].中国质量监管,2021,(09):86-87.DOI:CNKI:SUN:ZZ JD.0.2021-09-026.
[2]雷玄. 寻道地本源铸硬核品质无限极助力中草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质量万里行,2024,(09):74.DOI:CNKI:SUN:ZL WL.0.2024-09-036.
[3]雷玄. 无限极30年:一个中国品牌的发展与坚守[J].中国质量万里行,2022,(06):59-61.DOI:CNKI:SUN:ZLWL.0.2022-06-003.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