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服饰美容——布料一扫而过 成分一目了然

2015-10-15 admin
布料一扫而过 成分一目了然——访江西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主任祝建新
         
                   □ 本刊记者 张鹏/文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左一)现场操作近红外光谱仪          






检测人员正在测试纺织纤维成分







 
                                                                                                                               江西纤维专家来实验室就纺织品快速检测技术进行观摩和交流

  



课题组成员与赛默飞世尔高层讨论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合作事宜      





浙江省检科院一行现场了解纺织品纤维成分近红外快速检测方法



 
                                                                                                                               系统内多位专家现场检验纺织品纤维成分近红外检测方法

 


        衣服时,大家都会查看标签上标注的面料成分。面料或里料成分含量的测定,用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耗时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现在,在江西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只需将衣服放在光谱采集探头下,电脑屏幕上即可显示纺织布料中棉/涤、棉/氨、锦/氨、涤/氨、涤/粘胶等多种纺织原料的成分含量,纺织品成分检测缩短到立时可见,快速、无损、无污染,真正做到了布料一扫而过,成分一目了然。
        “纺织品纤维成分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将成分检测周期从传统方法的17个小时缩短至3分钟,被业界誉为纺织纤维成分检测的革命性突破。这一突破,是江西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历时5年,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纺织品成分检测的科研成果。日前,记者采访了该中心主任祝建新,了解这一检测新方法问世的前前后后。

 记者:据了解,在我国,传统的纺织纤维成分检测方法已经应用了上百年,我国出台该方法的标准也有近三十年。目前,该方法在绝大多数实验室检测中仍然广泛应用。请介绍一下,5年前,是什么原因促使江西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决定下大力气研发新的纺织纤维成分检测方法?
祝建新:这要从国际和国内对纺织品原料成分标注的规定说起。市面销售的纺织品必须标注纺织原料成分标签,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法令或者标准的规定,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例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纺织纤维制品、羊毛制品和毛皮制品的标签要求分别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法规和实施条例,这些法案由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强制实施,任何人若违反了这些法案的规定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日本通产省颁布的《家用产品品质标签法》对纤维成分标签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在这些产品上必须附有纤维成分标签和护理标签,纤维成分标签上要标明织物的纤维组成和含量。1997年1月起实施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规定,任何不符合该指令要求的纺织服装产品将被拒绝进入欧盟市场。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中规定,纺织服装产品应在其标签上标明产品采用的原料成分名称及其含量。
        要满足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纺织品原料组分的检测势必成为纺织品生产企业、社会公共检测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的重要工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纺织服装年进出口总额达千亿美元,国内纺织品消费总额达上万亿元,生产企业质量自控,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检验监管面临着巨大的检测工作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纺织品原料组份检测的(包括外资企业设立的)各类实验室达2000家以上,大多数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甚至经营企业也都配有此类实验室。按照我国强制性技术规范的要求,每年仅仅原料组分检测的批数就超过了6000亿批次。
        然而,由于传统的检测技术存在着检测周期长、检测环境要求高、使用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破坏样品等问题,使得纺织产品成分含量验证性检测批次提升受到制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不法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擅自降低混纺面料中某些纤维成分的含量,以次充好,实际成分与标识不符,导致大批量的不合格成品在市场上流通。近年来,从全国各地质检部门公布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合格纺织品中成分及含量与实际不符问题尤其突出,国内市场上50%的服装不合格,其中超过50%属于原料组分标识不合格。
        为解决纺织产品质量控制实际需求和检测技术支撑之间的矛盾,研究和开发一种快速简捷、不需要化学试无需破坏样品的纺织品原料组分检测方法,就成为检验监管机构和生产企业的迫切需求。

记者:任何一项新的科研技术的诞生,背后都是科研人员智慧和汗水的辛勤付出。请介绍下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过程。
祝建新:2010年,时任技术中心主任、国家质检总局纺织专业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桂家祥研究员果断决策,引进2名博士人才,组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团队,致力于纺织服装等产品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并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红外光谱技术研发合作关系。
        经过5年多的时间,2000个日日夜夜,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纺织实验室的支持下,我们的研究团队收集了20000多个纺织样品,在通用型、便携式和微型近红外光谱仪上开发出了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棉/涤、棉/氨、锦/氨、涤/氨、涤/粘胶等多种常见纺织品的分析模型,使传统方法耗时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检测缩短到3分钟内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检测速度。这一快速、无损、无污染的检测技术,被专家誉为纺织纤维成分检测的革命性突破。
        为便于推广应用,研究团队及时将成熟的模型转化为检验检疫行业系列标准,目前已发布实施的有《SN/T 3896.1-2014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近红外法第1部分:聚酯纤维与棉的混合物》,还有4个系列标准已通过审定待发布实施。为进一步方便客户使用,降低近红外光谱技术使用的门槛和成本,我们还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纺织纤维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数据处理中心,客户联网后将待检测纺织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即可在1~2分钟内得到检测结果。

记者:江西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受到质检总局的肯定和兄弟单位的认可,在业界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您认为这一新技术的问世,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祝建新:我们先后受邀参加全国第四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和第446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在全国第四届近红外光谱会议上向与会者介绍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纺织品原料组分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肯定;在香山科学会议上做了主题为“消费品品质近红外物联网检测及健康安全”的报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纺织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成果得到了陆婉珍院士及其他参会专家的好评与关注。
        该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仪制造商的关注。聚光科技(杭州)公司、瑞士步琦公司、赛默飞世尔公司先后与综合技术中心接洽,商讨共同合作开发小型专用近红外光谱仪事宜,目前与聚光科技(杭州)公司的合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纺织品纤维成分具有检测速度快、便于操作、不使用化学试剂、不破坏样品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自控、销售企业进货(入场)商品质量验收、监督管理部门的质量监控等多个领域。质检系统内外多家单位已采购或预算采购近红外光谱仪器开展纺织品纤维成分的检测。
        能够真正在纺织品纤维成分的检测中应用推广,为纺织产品开辟快捷、绿色的检验通道,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贡献一己之力,才是我们付出5年心血的价值所在,也是开发这项新技术的最大意义。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