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食品安全——副当家

2015-10-14 admin
喝凉茶有讲究

                                 □ 本刊记者 苟明/文
 


“怕上火,喝加多宝。”近几年,以“加多宝”、“王老吉”为代表的凉茶饮料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那么,凉茶饮料与传统凉茶有什么不同,怎样喝凉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呢?
 
是饮料还是中药
        据了解,凉茶是岭南地区的居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研制出的一种能够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饮料,其成分主要是食药两用的中草药。
        广东省中医院资深药师佘自强介绍说,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环境气候偏湿偏热,容易出现“春困、夏乏、秋燥”等症状。为了缓解和调理,民间就有人用一些性寒味苦的中草药熬制成汤(中药俗称“汤头药”),用以清热解暑。此后,熬制中草药汤来解暑慢慢变成家家户户的习惯,并作为传统在岭南地区流传下来。“这是广东地区的一种生活习惯,只要出现上火、头晕、喉咙痛等症状,大家都会喝凉茶。”佘自强说,这种习惯在广东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虽然叫“凉茶”,但实际上是一种中药汤。    
         那么,市场上热销的凉茶类饮料是否具有传统凉茶的功效?
         佘自强认为,凉茶的保健功效主要主要依据中药成分和用量大小。而市场上销售的凉茶,也仅是作为饮料,和其他类别的饮料没有太大的区别。
 
凉茶饮料并无保健作用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认为,真正的凉茶,味道是又苦又怪的,这样的凉茶口感较差,所以就会加糖掩盖苦味。目前的王老吉、加多宝、和其正等凉茶饮料,口感上几乎没有中草药的味道,而是糖水的味道。
        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则认为凉茶饮料是“加了一些中药材的糖水”。凉茶中并不含有茶多酚,虽然名称是“凉茶”,但并非是茶饮料,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植物饮料。
        不过,植物饮料这一身份似乎在被众多凉茶企业有意无意地弱化。一些品牌凉茶饮料,包装上刻意突出“凉茶”二字,而作为其根本属性的“植物饮料”标称,不仔细查看很难注意到。“无论凉茶企业如何突出与弱化名称,但一罐凉茶的热量等于6块方糖,几乎没有保健效果。”朱毅表示,消费者需要弄清的是,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凉茶并不是传统凉茶,而是一类饮料。“根据凉茶饮料外包装上的配料表顺序,就能判断其中的中药成分并不多。大部分凉茶饮料几乎都将白砂糖放在第二位,因此其热量并不低。”朱毅曾经计算过,310毫升的凉茶饮料,其热量相当于6块方糖,而即使是高热量的可乐饮料,350毫升的热量也只相当于10块方糖。“凉茶饮料中的中药成分并不多,因此想要通过其中的成分来达到‘去火’的目的,几乎不可能。” 
         对于一些消费者的“上火了喝凉茶很管用”说法,朱毅表示,从医学角度来看,“上火”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科学的概念,有些人所谓的“上火”只是轻微的过敏或内分泌失调,这种情况下多喝水是有一定调节作用的,凉茶饮料作为一种“糖水”,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人在喝凉茶饮料时,也会不经意地暗示自己会“去火”,这种自我暗示对于减轻症状也是有帮助的。
 
凉茶并非人人适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邓铁涛认为,现在的人们生活方式和过去不同,很多人体力劳动和户外活动相对减少。同时,空调的频繁使用也使人体内的阳气随季节的升发而乏力。许多人的体质在向阳虚过渡,已经不能承受寒凉的刺激,因此要避免多喝凉茶。
        “凉茶里含有大量寒凉中草药成分,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邓铁涛说,如果常有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小便清长等症状,可能属于“阳虚”,多饮凉茶无异于“雪上加霜”——儿童易上火,而且脾胃消化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外来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易受药物影响出现腹痛、腹泻等一系列胃肠不适症状;老年人阳气渐弱,同样可能因凉茶的寒性刺激出现消化系统问题。此外,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对寒凉刺激很敏感,不加节制饮用凉茶也会导致健康问题。
        怎么喝凉茶才正确?邓铁涛介绍说,一是看症状。凉茶毕竟是中药,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用什么样的草药对应什么样的症状,在饮用前要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咨询;二是看体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阴阳寒热等状况也不同,要根据每个人的自身状况选择凉茶。例如体寒的人要顾忌性寒的药食材,即使在夏天也不要过量饮用如绿豆汤等饮品。另外,生理期的女性、儿童、老年人等群体,由于体质相对较弱,不能喝太苦的凉茶;三是看气候,“春困、夏乏、秋燥”是         人们在一年四季中常见的问题,根据四季节气来调整,顺应自然的节律,饮用凉茶才能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