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钙流失的9个传言和真相
□ 专家支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日常生活中,除了钙摄入量不足,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人体中钙的利用和流失。目前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钙流失”的说法难免让人担忧。本刊特邀营养专家为你解读有关钙流失的真相。
多吃盐会造成钙流失?
真的。钠的摄入量与尿钙排出量有很大关系,多年来这个研究结论从未改变。肾脏每排除2300毫克钠(相当于6克盐),同时就会流失40~60毫克钙。如果一位中年女性每天多摄入1000毫克钠(相当于2.5g的食盐)同时没有多摄入钙,那排泄的钙就全部来自于骨钙,这种情况下每年会多损失1%的骨钙。
在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平均高过9克/天)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5克/天),北方有些地区甚至高达12~18克/天,而钙的摄入量(约400毫克)却只有推荐值(800毫克)的一半,钠盐摄入过多所带来的骨钙流失问题不可忽视。
水果能减少钙流失?
真的。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中水果摄入较多的人,在同样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水平上,骨密度较高,青少年出现骨折的风险也减少。研究者认为,因为水果中富含钾元素,有利于减少尿钙排出量,而水果中的维生素C也是促进钙吸收的因素之一。当然,多吃水果有益是在不减少豆制品、奶制品和绿叶蔬菜摄入量的前提之下。水果本身含钙量较少,不能用来替代钙的主要食物来源。
豆制品比肉类有利骨骼健康?
真的。对于乳制品摄入较低的中国人来说,豆制品是膳食中钙的重要来源。肉类食物虽然富含蛋白质,但钙含量普遍较低,比如牛肉含钙仅为23mg/100g,猪肉为6mg/100g。大豆制品中的原料黄豆含钙高达191mg/100g,制作成豆腐时还要加入卤水或石膏,会增加钙镁元素含量。如卤水豆腐的钙含量为138mg/100g,石膏豆腐为116mg/100g,远高于肉制品。而且黄豆中含有的镁、维生素K和大豆异黄酮,都能有效提升钙的利用率,从而减少钙流失的风险。
素食可以减少钙流失?
假的。研究发现,吃素食并不意味着尿钙流失一定低于肉食者,因为素食者如果吃的是精制谷物,其中钙含量非常少,而且钾、镁摄入量不足,也会降低食物钙的利用率。同时,如果素食者不注意营养平衡,优质蛋白质供应不足,室外活动少而且没有注意补充维生素D,反而会降低钙的生物利用率。一些人体研究发现,纯素饮食者的尿钙流失量并不低于吃肉的杂食者。
绿叶菜有利减少钙流失?
真的。绿叶菜中不仅含有比较丰富的钙,其中的镁、钾、维生素K和维生素C等营养素都能提升钙的利用率。虽然蔬菜水果和坚果豆类中含有草酸,但绿叶菜经过焯、烫,可去除大部分草酸。除了菠菜、韭菜、苋菜、番杏、萝卜缨等品种之外,小白菜、奶白菜、油菜、菜薹、鸡毛菜、芥蓝、芥菜、茼蒿、西兰花、莴笋叶、油麦菜等蔬菜的草酸含量非常低,基本上可以忽略。
乳制品越吃越缺钙?
假的。对比中西方的研究结果就能发现,虽然在钙的基础摄入量已经很高的西方国家,乳制品的摄入量和骨质密度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但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增加来自乳制品的钙有利于改善骨质健康。国内居民膳食中的钙摄入量较低,如果能增加高效利用的乳钙,把乳制品摄入量提升到每日250克(以牛奶计算),在不过度增加蛋白质和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同时,对提升骨质密度峰值有益无害。所谓乳制品中的蛋白质会造成钙流失,使奶类食物中的钙无法利用的说法,已经多次被否认。
多吃全谷杂粮会造成钙流失?
假的。有传言说全谷杂粮中的植酸能够和钙结合,从而造成钙利用率下降,使食物中的钙流失。其实,全谷杂粮的钙含量本身就高于大米和白面,钾、镁含量更高于精白大米,有利于提高钙的利用率。例如,普通籼米(长粒大米)的钾、镁含量分别为107mg/100g和28mg/100g,而未经碾磨的黑籼米的钾、镁含量分别为256mg/100g和147mg/100g。小米的钾镁含量分别为284mg/100g和107mg/100g,也远高于精白米。所以,虽然全谷杂粮中的植酸有降低钙利用率的作用,但其中钙含量和钾镁元素含量更多,足以弥补植酸造成的损失。
喝咖啡会让人骨质疏松?
假的。咖啡豆制作的咖啡既是钾的良好来源,也是草酸和咖啡因的来源。钾有利减少钙流失,而草酸减少钙的吸收率,咖啡因则会增加尿钙的流失。咖啡因只有短时间的利尿作用,在少量饮用咖啡的情况下,并不会引起尿钙大量流失。平均来说,每杯咖啡中的咖啡因只会增加2~3毫克的钙流失。如果喝咖啡时添加纯牛奶,那么从牛奶中获得的钙远高于咖啡因和草酸所造成的钙流失。
多吃醋会让骨钙溶出而流失?
假的。这个传言的来源可能有两个:一是“酸性体质”说法的影响,认为凡是酸性食物都不利于健康;二是由于醋能溶解碳酸钙沉淀,就认为醋也会把骨钙溶解出来。实际上,醋能够帮助胃酸偏少的人把食物中的不溶性钙变成离子状态,有利于钙的吸收。同时,经过陈年酿造的老陈醋本身就含有较高的钙(按食物成分表数据,125mg/100g,与牛奶相当)。醋被人体吸收后,会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可能去“溶解骨骼”。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