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消费指南

2015-10-15 admin
勿购“三无”驱蚊手环
 
临近夏季,市场上出现很多针对儿童设计的驱蚊手环,价格从几元钱到几十元不等,大多卖家都宣称是纯天然植物精油提取,不含任何杀虫剂等化学成分,适合婴儿等人群使用。
其实,驱蚊手环的驱蚊效果并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好。纯天然的香茅精油价格并不低,几元的产品不可能是纯天然的。精油也有合成的,防蚊效果虽好,但含有化学成分。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使用劣质材料制造手环,长期佩戴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咽喉炎等病症。
相关部门提醒消费者,若要购买驱蚊手环,应选正规厂家生产的有合格证的正规商品,切勿购买低价劣质的“三无”驱蚊手环。


朋友圈消费注意风险
 
现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内总有不少人推销化妆品、保健品、美容服务,或发布海外代购信息,由于价格诱人,不少消费者也乐于尝试。
由于这种销售或代购采取私下交易,且无法提供相应票据,一旦发生消费争议,合法权益难以保护。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通过“微圈“购物,要注意防范风险:
不要轻易相信超低价销售和代购。尤其是海外代购,由于国际运费较高,正常的海外代购在价格上不大可能有太大的优惠。对于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商品和服务,要注意信息甄别、慎重购买。对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商品,不要轻易购买。
不要过分依赖晒单评价信息。一些朋友圈“成功”商家通过软件生成任意虚拟信息,包括成交量、交易截图、买卖双方的头像、名称、谈话内容及评价信息等,以此博得信任。因此,对晒单评价信息要保持清醒,多问多看,还可以通过与朋友交流,增强辨识能力。
保存好交易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投诉。朋友圈推销不同于电商、实体店等平台,由于大多缺乏第三方交易担保,利益一旦受到侵害,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在交易过程中要核实对方姓名、所在地等信息,尽量选择具有第三方平台保障的渠道进行付款;还要注意保存好相关聊天记录、交易记录、交易信息单以及卖家相关信息等,便于维护自身权益和投诉。
 
 
“燕格格”原装进口燕窝涉假
 
据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消息,一家宣称“网销第一”的燕窝店涉嫌造假,管理部门跟进调查显示,这家燕窝店存在违规乱贴溯源码冒充原装进口产品误导消费者。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天猫经销商(燕格格)违规将原燕窝上的溯源码重新贴到其他燕窝产品的外包装上,冒充原包装进口误导消费者。杭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滨江分局稽查大队也已对燕格格旗舰店的产品进行取证抽样检查。目前,天猫燕格格旗舰店已经下架了相关燕窝产品。  

选购保健食品多甄别
 
近期,消费者通过广告购买所谓的保健食品,使用无效或有不良反应后退货受阻的投诉频发,北京市海淀区消协提示消费者,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有一定区别,购买时要注意甄别。
核对两个批号。一是核对保健食品的批号: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保健食品都应该有批号,进口保健食品的批号为“国食健进××字”,如果没有保健食品批号,就不是保健食品,而是普通食品,不能对功效、适用人群进行宣传;二是核对保健食品广告的批准文号:消费者需要查看刊登广告是否有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核实,格式为×食健广审(××第××××××××××)号。“食健广”前的×,是省市的简称;“第”前的××代表广告刊登的类别视频、声音或文字;“第”后的10位数,前6位是批准的年月,后四位是批准的序号。
通过电话、电视和网络购物时,不要盲目拆封。确认商品性状与所购买商品一致时,再行拆封;在退货时,注意留存所寄包裹快递单号与包装完好的证据,可以拍照留存,或是在快递单上注明“未拆封”。
购买保健食品前谨慎选择。购买前注意在网上查询是否有不良评价,不要轻易相信经营者以不同理由转而推荐的“替代品”。


山楂丸不宜当零食
 
大山楂丸既能缓解饱腹症状,又有较好的口味,一些消费者经常饭后食用。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把山楂丸当零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消化功能,而且还可能伤胃。
据了解,山楂味酸,虽能促进食欲,但也会使胃酸增多,诸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相关疾病患者要慎用这类药物。中医认为,山楂属热性,消化不良的儿童如果把消食药当成糖丸,食用过多易生内热。
 
“傍儿童产品”
未必健康
 
包装盒上标注“儿童”字样或印有儿童头像、卡通图案的食品,未必适合儿童食用。近期,中消协发布消费警示,当前一些高糖、高热、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料、添加剂等的休闲类食品,并不适合作为孩子的零食长期大量食用。 
在我国,除3周岁以下婴幼儿必需食品外,尚无有关“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即使明确标注“儿童”字样或印有儿童头像的食品,也只能按普通食品标准进行管理。 
中消协提醒家长,要教育孩子掌握必要的安全、健康饮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购买食品前仔细查看食品包装说明,引导青少年儿童自觉远离“三无”食品和“山寨”食品。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