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数码家电——智能产品让生活更节能

2016-02-26 admin
智能产品让生活更节能
                                                                                       
                                                                                                         □ Lotus/文


    智能家居虽然是一个流行的新概念,但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真正开始体验,主要的原因在于,智能家居设备价格不菲,实用性也存在一定争议。那么,基于物联网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除了使用手机控制之外还有什么作用?答案是:节能。而在智能家居还没有完全普及的今天,我们如何使用智能产品实现更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

智能恒温器
设备及安装成本:约1600元起
    预估节能效果:约20%每年
以Nest为代表的智能恒温器听上去很神奇,不仅能够使用手机无线远程控制,甚至还具备智能学习功能——在你离开家时自动关闭冷暖气,回到家之前提前制热或制冷。那么国内是否能够使
用这种设备呢?由于国内居住环境普遍以公寓式住宅为主,所以供暖系统与美国家庭的HVAC空调或锅炉式统一冷暖系统不同。如果使用美国标准的智能恒温器,需要进行一些改造,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还需要求助专业人员。不过,一些使用独立供暖的住宅,则可以使用智能恒温器代替传统恒温器,至少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制热体验,也能够在冬天节省约20%的燃气费用。此外,还有另一种替代方案,便是国内家电厂商推出的智能空调产品,它们可以直接使用手机控制,避免因出门忘记关掉空调造成的浪费。由此看来,智能温控方面国内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智能照明
设备及安装成本:约500元起
预估节能效果:约80%每年
所谓的智能照明,就是将家中灯具、灯泡更换为物联网产品,如飞利浦的Hue系列或BeeWi等。由于这些灯泡往往采用低功率的LED,所以具有不错的节能效果,据飞利浦官方公布的数据,产品拥有15000小时寿命,能够节省80%的能源损耗。当然,智能灯泡价格不菲,飞利浦Hue单个灯泡在国内的售价便高达500元左右。当然,如果选择BeeWi智能灯,成本可以节约1/3,它独特的蓝牙设计只需用手机就可以控制基本的功能。不过BeeWi智能灯在色彩上与飞利浦Hue系列相比,仍略有不足。需要注意的是,选购智能灯泡尽量不使用蓝牙标准的产品, 原因在于蓝牙连接距离有限,无法像WIFI产品那样可以在任何地方查看家里的灯是否关闭并实现操控。

智能插座
设备及安装成本:约300元起
预估节能效果:约16%每年智能插座的方便之处便是将一切传统的家用电器智能化,比如电视、灯具、咖啡机等。它们的概念其实很简单:插座支持WIFI连接,可通过手机远程开启或关闭,所以插在插座上的家电自然也被互联网化了。这种形式也可以实现一定的节能效果,大约为16%,尤其适合电视、灯具、空调等容易忘记关闭的设备。智能插座的发展相对迅速,除了贝尔金WeMo等知名品牌,很多国内公司也开始研发相关产品,在一些企业平台
上都有销售。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时,可以将不同产品进行对比综合,选择适合自己家居的产品。


智能安全设备
设备及安装成本:约800元起
预估节能效果:无法预估
在很多家庭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发生火灾、燃气泄漏、水管爆裂等意外的隐患,而多数家庭工作比较繁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需要一款智能预警设备。目前,市场中的智能烟雾探测器均以国外品牌为主,如Nest Protect、Leeo SmartAlert、WallyHome等,安装并不算复杂,基本上只需考虑电压兼容性即可(使用转换器)。类似LeeoSmartAlert这样的产品,则可以直接插入墙上的插座上,还拥有夜灯功能,内置的传感器可监测用户动作自动点亮。而WallyHome则可安装在家中各个水管处,在检测到漏水时便会及时通知用户,将意外损失降至最低。

智能烘干设备
设备及安装成本:约8000元起
预估节能效果:约20%每年
由于雾霾、气候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选择烘干衣服。当然,不论是自带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还是独立烘干机,在节能效果上非常有限,使用成本较高。这个时候,具有智能烘干功能的洗衣机便是很好的选择。
智能烘干设备并不是使用手机遥控烘干,而是一些高端产品具备的智能烘干功能。这些机型往往集成了检测水分的传感器,能够更精准地计算出烘干时
间,而不是一味地按照用户预设的标准运行,如三星、LG、海尔、博世等品牌,目前均有带智能烘干的机型。虽然价格普遍在8000元以上,但考虑到洗衣和烘干是一项长久的节能计划,这种投入也是非常值得的。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